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动态信息  > 衡阳动态 
全国两会的衡阳声音丨种衍民:海上风电,输变电产业发展的下一个风口
发布时间:2022-03-07 10:20      来源:掌上衡阳      浏览量:
字体:

编者按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日前,全国两会在京次第开幕。赴京参会的部分在衡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如何心系衡阳乃至全国发展,今年又将哪些民意带到北京?今日起,衡阳日报开辟“全国两会的衡阳声音”专栏,敬请读者关注。

 作为一名企业届代表,全国人大代表,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种衍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度关注国家的产业发展相关政策。他说,“2022年,在‘双碳’目标推动下,加快能源转型、发展新能源,推进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重头戏’,海上风电,将是输变电产业发展的下一个风口!”

▲种衍民

种衍民对此次全国两会充满期待,“经过一年的深入调查与研究,今年我带来5件建议进京参会,传递‘民声’,表达‘民意’,为我国新发展阶段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其中,他提的《关于请求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海上风电输变电装备国产化和大规模市场应用的建议》,着眼于我国海上风电输变电成套装备的市场规模化应用及一体化集成供货研发设计。

种衍民说:“海上风电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领域,已成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的战略抓手。科学合理开发海上风电是国家重大能源战略,更是国家能源供给侧的重大改革。他介绍,“双碳”目标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按照国家“十四五”新能源发展规划,走向深海、远海是海上风电产业的一大方向:将风机升压至66kV输送至升压站,采用高于220kV交流电压或柔直输出等方式,来实现深远海海上风电更长距离和更大容量的输送。所以,海上风电相关产业市场前景非常看好。

据了解,我国拥有发展海上风电的天然优势,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可利用海域面积300多万平方公里,海上风能资源丰富。预计国内外海上风电项目投资今明两年将持续增长,2023年,全球海上风电项目投资将进一步增至破纪录的740亿美元。

种衍民建议,国家出台政策支持海上风电输变电装备国产化和市场规模化应用,继续深入做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鼓励和保障相关企业推广应用研发首台套海上风电相关输变电装备,加速赶超国外先进技术。聚焦深远海风电输变电装备“卡脖子”问题,鼓励龙头企业采用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加快深远海风电输变电核心技术和装备研发和应用,推动我国海上风电产业驶入“快车道”,加快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