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在全市产业链推进办公室主任和后盾单位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上,衡阳市重点优势产业链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第一批全市重点优势产业链“头雁”企业名单,涉及“一核两电三色四新”十大主导产业及医药、轻工产业,共计109家。
在这109家产业链“头雁”企业名单中,核技术应用(“一核”)产业链3家,电气设备产业、电子信息(“两电”)产业链23家,有色金属、钢管及深加工、盐卤化工(“三色”)产业链28家,新能源汽车、新农业、新物流、新文旅产业链(“四新”)45家,生物医药(“医药”)产业链6家,纺织服装、钟表(“轻工”)产业链4家。
记者注意到,这批产业链“头雁”企业中,有很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些是农业产业化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省级示范物流园区或5A物流企业。其中民营企业占比不少。
据了解,今年我市将加大企业梯度培育力度,扶持“头雁”企业发展壮大,分级打造一批百亿级企业、五十亿级企业、十亿级企业。以“一核两电三色四新”十大主导产业为重点,持续推进重点优势产业链建设,力争核技术应用等12条产业链规上企业总产值突破2200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800亿元、社会物流总额1.2万亿元;净增规模工业企业150家以上,培育营业收入过100亿元企业3家以上。
衡阳市重点优势产业链“头雁”企业名单(首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