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动态信息  > 衡阳动态 
标准化在衡阳⑥丨海量新旧照片对比,展示“标准化”带来的大变化
发布时间:2022-07-07 10:05      来源:掌上衡阳     浏览量:
字体:

自去年11月我市在全国率先实践“城乡治理标准化”后,“标准化”一小步,带动“城乡治理”迈出一大步。

对于市民而言,家门口的变化最暖人心。当“痛点”变“亮点”、“旧貌”焕“新颜”,原本抽象的“标准化建设”,变得具体可感。

衡阳的标准化建设带来了哪些变化?记者选择了部分社区、村庄及农贸市场,用新旧图片对比的方式予以展现。

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雁峰区白竹皂社区:搬离居民纷纷“回迁”

白竹皂社区过去是国有企业衡纺机小区,历经40多年风吹雨打,逐渐破败成了“脏乱差”的小区,居民们纷纷搬离。从去年11月开始,社区启动标准化提质改造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小区发生巨变后,部分曾经搬离的居民纷纷“回迁”。

▲社区体育场改造前杂草丛生

改造后成为塑胶标准运动场

家属区老区路口改造前

老区路口改造后成为地标

家属区老区溜冰场改造前破败不堪

改造后面貌焕然一新

老区东面停车场改造前是一片泥沙地

停车场改造后清爽整洁规范

老区南面停车场改造前

老区南面停车场改造后

老区主干道改造前

老区主干道改造后

老区5栋荒废空地、菜地改造前非常杂乱

改造后成为居民的休闲场所和集中晾晒区

石鼓区三星村:名副其实的“星级村”

三星村人居环境大变样

村容村貌改造注入本土文化元素

三星村实施以“一拆二改三清四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解决了空心房拆除、厕所改造、污水垃圾、道路改造等群众关心的重难点问题,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变化。通过“门前四包”行动,让每户村民房前屋后常态化保持整洁卫生。

三星村何新屋组改造前路面泥泞

改造后美观干净整洁

何新屋组改造前主路杂草丛生

改造后水泥路到村民家门口

珠晖区保卫里:老旧小区变身网红打卡地

珠晖区保卫里的房子大部分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时间的流逝,小区渐显破败。珠晖区对保卫里标准化改造时,原汁原味保留了当时的铁路建筑风格,同时,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融入了创意文化元素,投入不多却营造了浓郁的怀旧文艺风,一条条藏着光阴故事的巷子,吸引不少市民前往拍照留影。

保卫里改造前,比较破旧,文化气息不浓

改造后,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注入了创意文化元素

浓郁的“铁路风”,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打卡

蒸湘区温家台社区:“龙须沟”变“样板间”

过去有名的“龙须沟”,现在变身健康步道;过去裸露破烂的围墙,现在成为漂亮的宣传文化墙;过去荆棘丛生的荒芜之地,现在成为鲜花簇拥的赏心悦目之地……蒸湘区温家台社区通过标准化建设,让社区旧貌换新颜,社区群众暖心、安心、顺心、舒心、开心。

改造前破烂的围墙

改造后变身文化墙

改造前小区地面破败不堪

改造后环境整洁优雅

衡阳县梅花村:乡野似画屋场成景

这是一个被蒸水环抱的美丽村庄,以城乡治理标准化推进村内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后,梅花村乡野似画,屋场成景,不仅让村民幸福感满满,而且促进了农旅融合发展,成为周末乡村旅游热门打卡地。

标准化建设让梅花村面貌发生大变化

梅花村协和组一处空地改造前

空地改造后成为休闲广场

梅花村协和组屋场改造前

梅花村协和组屋场改造后

梅花村梅花组屋前塘硬化改造前

梅花村梅花组屋前塘硬化改造后

集贸市场:从“脏乱差”到“洁净美”

熟食、瓜果蔬菜、肉类等分区摆放,地面无积水,角落无垃圾,风扇勤通风……我市集贸市场按标准化改造后,过去的“脏乱差”问题普遍得到解决,集贸市场购物环境明显改善,居民纷纷点赞。

(1)雁峰区高昇市场

改造前环境脏乱

改造后分区分类摆放,整洁干净

(2)石鼓区十家村市场

改造前

改造后

(3)珠晖区阳光生鲜市场

改造前

改造后

(4)蒸湘区石坳市场

改造前

改造后

(5)高新区君昇市场

改造前

改造后

值得注意的是,衡阳的标准化建设目标并不仅仅是“城乡治理”。

以“五制一平台”兴项目、以“五单一图谱”强链条、以“五赋一聚焦”优环境、以“五全一常态”守底线、以“五步一规范”促和谐……衡阳正逐步把标准化思路发散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努力形成“标准生产引领行业、标准生活成为习惯、标准管理全面覆盖”的新气象,为推进“三强一化”建设注入“衡”久动力!

(注:以上图片来自市标办、市商粮局、相关县市区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