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上午,2022年全市政协系统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宣读了十三届市政协特聘社情民意信息员名单,通报了2022年上半年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情况,与会人员分享了工作体会、交流了工作经验。市政协主席刘丽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我市政协系统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一直位居全省前列。过去五年,市政协共编发《社情民意》专刊1380期,其中被全国政协采用24期、省政协采用135期,省领导批示30期。
“小信息蕴含大功能、承载大地位、关乎大民生。”刘丽华指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人民政协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是建言资政、凝聚共识的重要方式,具有“直通车”“接地气”等优势。要进一步站稳人民立场、发扬优势、提高认识,振奋精神,持续发力,多写稿、多上稿,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
刘丽华要求,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既要注重数量多投稿,更要注重质量出精品,认真做好“情”“勤”“思”“真”四字文章。要怀有真情,保持对社会问题高度的敏感性,做到“一枝一叶总关情”;要保持勤快,勤看、勤听、勤调研,深入到基层多与群众沟通,反映群众身边的实际问题;要勤于思考,注重学习,掌握各方面的政策情况,始终心系“国之大者”、民之要者,实现选题与实际吻合、内容与决策同步;要坚持求真,做到不调研不报信息,不把关不报信息,做到问题找准、建议管用。
刘丽华强调,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撰写、编审、保障等环节要同步发力、互相配合。各县(市)区政协、各党派团体要将其放在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工作机制,建立提案、微建议与社情民意共享机制、定期反馈制度和激励机制;要做好工作保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广泛调动各方面的参与积极性,注意发现和培养信息骨干,为特聘信息员履职提供知情明政渠道和便利的条件。
市政协副主席许云生主持会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