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衡阳全力改善民生稳局势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既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为衡阳美好未来奠定了稳定局势。
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严格落实“守到边、沉到底、盯到点、抓到位”系列举措,全域实施市、县、乡、村四级协作“边点制”,全面构建“闭合圈”体系,不断完善重点场所“防控监督员制度”,规范执行“一扫、二看、三查、四验”,排查率、管控率和核酸检测率均为100%。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投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3.84亿元,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构建村集体经济利益联结机制,组建全国首家城乡产业运营公司,探索“企业+车间+农户”模式,建立乡村车间498家,吸纳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业5975人,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
持续实施“六大强农”行动,大力发展农业“百十亿”产业和“百十户”产业,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精细农副产品主供基地,“两黄两茶一花”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油茶林面积、油茶产量均持续居全国地州市之冠。
杂交水稻早稻测产686.89公斤,再次刷新世界纪录。
用心用情办好民生事业
坚持公共财政支出向民生事业倾斜,卫健、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增长40.87%、22.65%、11.21%。
常态化推进民生实事“五心”工程,新增家庭养老床位3680张;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388公里;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全面落实,有序推进民办义务教育改革,增加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4.5万余个。
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展较快,乡镇排查任务全部完成。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74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4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9%以内。
全力争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
着力建设高品质大城市
加快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启动中心城区雨污分流,角山污水处理厂和松亭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投入运行,全市污水处理率达113.88%。
扎实推进道路优化,15个城区“断头路”项目有序开展,二环东路改道顺利完成,北三环东段和国道G107、G322绕城改线工程抓紧推进。
加快推动通道绿化三年行动计划,已完成5823.12公里。
物业管理提质见效,成功创建12个“法治物业”试点小区。
新建“城市驿站”25座,为城市一线劳动者搭建“暖心港”。
扎实开展生态环境治理
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突出抓好“一拆二改三清四化”,打造“五美庭院”示范屋场235个。
推动河长制工作走深走实,四级河长累计巡河5万余次,蒸水衡阳县段等13条河流被评为“湖南省美丽河湖”。
以“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在全省率先推行田长制。
坚决扛牢深入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体责任,全力抓好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省下达的“夏季攻势”项目完成249个、完成率82.18%。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13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湘江干流考核断面稳定达到Ⅱ类水质标准。
纵深推进全面依法治市
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市的集中统一领导,落实落细法治衡阳建设各项任务。南岳区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常宁市狮园村等5个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深入实施法治宣传“百千万”工程,“七五”普法工作顺利通过验收,《衡阳市“八五”普法规划》在全省率先出台。成立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全市复议案件实质化解争议率达89%。
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扎实开展“处非”工作,全市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0.22个百分点。
牢牢守住隐性债务只减不增的红线与底线,市本级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信用评级均达AA以上,实现了“资金不断链、到期债务不违约、不爆雷”的预期目标。
大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创建,成功打造“屋场恳谈会”“湾村明白人”“法治物业小区”“衡阳义警”“社区治理五色花”“梅花模式”等一批本土治理品牌,“湾村明白人”创建经验在全国工作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
统筹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反诈打跨、禁毒整治、信访积案化解、打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等专项行动,全市刑事案件发案数下降11.09%,成功预警电诈29.8万余起,为群众止损3.9亿余元。
道路交通事故发生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3.64%、31.54%,较大交通事故“零发生”,平安衡阳建设成果得到持续巩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