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衡阳发展赢得主动优势
思想能否破冰,直接决定着行动能否突围。衡阳坚持创新首位战略,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思维来争取主动、赢得优势,让创新成为衡阳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标识。
扎实推进制度机制创新
以“五制一平台”兴项目,实施项目建设全周期、全流程、全天候管理,省重点项目数量和年度投资规模均居全省第3,市重点项目年度投资规模增长26.4%。
以“五单一图谱”强链条,开展纵横交错布链、上下结合补链、聚焦龙头强链,全市产业链规上企业实现产值968.67亿元、增长11.46%。
以“五赋一聚焦”优环境,“赋码入企”平台面向全市8万多家企业开放,发放“护商码”保护牌1.1万块。
以“五全一常态”守底线,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8.27%、36.78%。
以“五步一规范”促和谐,全市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达90%,中央信访联席办交办的重复信访事项化解率达93.54%,信访办理群众满意率达95%。
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6大类、9大领域、24大项、184小项改革事项扎实推进。
市区两级财权事权体制改革全面铺开,“不动产统一登记”“市政设施建设类审批”等255项事项批量下放至四个城区。
市直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全面破题,高新区实行“封闭运行”,松木经开区加快“瘦身强体”。
推进财政性资金存放改革,撬动新增贷款182亿元。
全面铺开政务集成服务“大综窗”标准化改革,349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间压缩80%、办理环节减少70%、申报材料精简60%,“跨域通办”实现新的突破。
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大力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增速居全省第1,全社会研发经费总量(R&D)快报数增长62.8%。
创新主体迎来爆发式增长,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增长22.5%、82.52%。
强化人才引育创新,引进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近1200人,实现全职引进院士“零”的突破。
大力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广泛征集“揭榜挂帅”科技项目,特变电工深海风电输变电核心技术、率为科技新一代光子晶体光纤陀螺入列全省2022年“十大技术攻关项目”。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合同成交额达57.65亿元、增长220%。新增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3家、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1家,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零”的突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