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前三季度,我市采取有力措施深入开展国土绿化,完成人工造林(含更新造林)10.51万亩,占计划任务108%;完成封山育林9.5万亩,占计划任务112%;完成省级生态廊道建设0.8万亩,占计划任务100%。
今年以来,全市林业系统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按照“科学育林、智能管林、产业兴林、法制护林”工作思路,扎实推进林业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林长制工作推深做实。完善了“一长三员”网格化管理体系,设立正副林长13748名,划定管护网格2862个,设置林长公示牌2256块;市本级发布4次市林长令,制定下发了《衡阳市2022年林长制工作要点》《衡阳市2022年林长制工作考核方案》《衡阳市市级林长巡林方案》;完成林长制巡护系统信息录入工作,共录入1.73万人次信息;推动各级林长巡林800余人次,下发工作通报和督办函20余次,统筹推进森林防火、“虎威行动”森林督查等重点工作。
国土绿化成效明显。全市已完成退化林修复13.51万亩,占计划任务103%;完成森林抚育21.4万亩,占计划任务102%;完成草地保护修复0.33万亩,占计划任务220%。完成通道绿化5823.12公里,年度任务完成率95.7%。建立义务植树基地173个,累计参与义务植树346.76万人次。积极争取中央投资2亿元的国土绿化(石漠化治理)试点示范项目,现已做好项目的申报与前期准备工作。
生态资源有效保护。通过开展2022年打击破坏林草资源“虎威行动”,全面整改843个问题,整改完成率达100%;认真做好国家林草局移交变化图斑核实工作,2022年度森林督查变化图斑核查进度为100%;持续加大天然林和公益林保护力度,全市公益林、天然林管护率达100%。自然保护地监管日益规范,组织开展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举一反三自查”、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问题“再排查、再梳理、再整改”等专项行动,交办和排查自然保护地内生态环境问题69个,整改到位率46.38%;全面完成了南岳衡山、衡东锡岩仙洞、常宁印山天堂山、耒阳蔡伦故里4个风景名胜区整合优化预案编制工作。全市受保护湿地面积达到35527.51公顷,湿地保护率达到71.17%,高于全省平均指标0.63个百分点,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目标。
林业产业做大做强。统筹推进油茶、林下经济、花卉苗木、竹木、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等5大林业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达275.05亿元。制定起草了《关于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1+3”文件,从产能产量、标准建设和品牌打造等方面为油茶产业发展高质量夯实了政策支撑。
底线工作抓紧抓实。建立了全市森林防火“五全一常态”机制,全面压实森林防火责任,强化火源管控,市县两级林业部门组织开展森林防火督查132次,全市未发生较大以上森林火灾和林业安全事故,火情早期处理率1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