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动态信息  > 衡阳动态 
“衡”耀农博会“乡”味撞满怀——第二十三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侧记
发布时间:2022-10-31 09:54      来源:掌上衡阳     浏览量:
字体:

色泽艳丽的黄金草鱼、鲜香可口的湘黄鸡汤、清香扑鼻的塔山茶、餐桌新宠预制菜……第二十三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10月28日—11月1日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我市共有100多家涉农企业参展,超2000种产品亮相。

在本届农博会上,我市设置了衡阳乡村振兴展区、衡阳美食展区、衡阳地标产品展区、衡阳湘黄鸡展区、衡阳展销展区和衡阳茶叶展区等六大展区,衡阳湘黄鸡、三樟黄贡椒、常宁无渣生姜、衡山油豆腐、角山生态硒米、衡阳茶油、祁东黄花菜、金甲岭萝卜等一大批衡阳市道地名优食材闪耀农博大舞台。

“乡”味特色美食,总有一款撩动味蕾

“你们渣江米粉是怎么做到这么细的?”“这个粉要煮多久?”10月29日下午,记者一走进衡阳美食展区,就听到不少参展群众在衡阳县渣江米粉展位前询问。

在衡阳,渣江米粉具有独特的“江湖地位”,其技艺传承源远流长。“渣江米粉最大的特点是原生态制作,因此才能细长绵滑又不失筋道。”渣江米粉展位负责人谢利华向记者介绍,入展不到两天,他们企业为农博会准备的1000斤米粉就所剩无几,销售十分火爆。

同样热销的还有衡阳县栏垅乡的传统手工晒面。衡阳县龙青农耕专业合作社生产的传统手工晒面,精选特种小麦,辅以传统工艺,经阳光晾晒而成,这种古法手工晒面,清新爽口,深受市场青睐。“目前,手工晒面已经销售近600斤,刚刚我们紧急从衡阳县调运1400斤到展区。”该合作社负责人冯梦霞告诉记者。

记者在现场还看到,枇杷蜜饯、剁辣椒酱、芝麻红薯片、茶油酥薄月、常宁无渣生姜等农产品格外“吸睛”,水耕鱼、李氏紫竹林、波哥农场等企业纷纷端出“拿手菜”,用各色美食吸引参展群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衡东企业湖南聚味堂食品有限公司,带着一道道衡东土菜预制菜前来参展。据了解,该企业已把10多道衡东土菜做成预制菜,其中黄贡椒脆肚一年销售额就超1亿元。

知名地标产品,走出衡阳走向全国

作为本届农博会衡阳展区的一大特色,衡阳湘黄鸡展区备受关注。“衡阳湘黄鸡起源于汉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养殖历史,2020年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衡阳县建华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陶建华为衡阳湘黄鸡代言。

陶建华告诉记者,他多次参加农博会,这个展会已成为湖南一张靓丽名片,不仅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乡村振兴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对湖南乃至中部地区农业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也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这两天,我们展厅陆续有广西、浏阳等地的餐饮企业前来洽谈合作。”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依托湘黄鸡的种质资源优势,围绕保种、育种、性能测定、繁育、推广和品牌销售等关键环节发力,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健全的良种繁育和推广体系。

祁东县是黄花菜种植大县,祁东黄花菜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今年,祁东黄花菜作为我市优秀农产品进驻“一县一特”优秀农产品品牌展区。目前,该县种植黄花菜面积16.5万亩以上,年产干黄花菜4万吨,年销售额近20亿元。黄花菜已成为当地农村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发家致富、增效增收的“钱袋子”。

除衡阳湘黄鸡、祁东黄花菜之外,记者还看到三樟黄贡椒、常宁塔山茶、角山米、大三湘茶油等诸多衡阳知名农产品出现在展区,充分展现了“衡字号”农产品的实力和魅力。

布局“五大振兴”,科技赋能农业生产

“大家看,这里是农博会衡阳乡村振兴展区,作为现代化农业基地,我们不仅有农产品,还有餐饮和团建基地。”在乡村振兴展区,记者看到参展企业楚方现代农业公司负责人刘春艳正在向参展群众进行推介。

刘春艳告诉记者,乡村振兴展区是本届农博会全新设置的一个展区,我市重点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来布局,全方位展示衡阳奋力推进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进驻这个展区,是对我们企业的肯定和勉励。”她详细介绍道,“我们基地与各大科研院校的专家团队合作,让科技更好地为农业生产赋能,让我们的农业精细起来、高大上起来,也让农民富起来。”

在乡村振兴展区,秸秆综合利用、全生物降解农膜等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推广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大家展出。近年来,我市强化科技引领,让农户看到了科技对农业增产的巨大作用。去年,我市粮食播种面积708万亩,产量314.95万吨,全市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3.5%,其中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65%。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