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2023湖南输变电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衡阳开幕。论坛以“传‘输’智慧 改‘变’未来”为主题,引来包括50家上市企业在内的230余家输变电、电线电缆、铜杆线企业齐聚衡阳,“两院”院士、行业知名专家学者、全国行业协会领导、商会代表、业界精英共同助阵。
主旨演讲中,专家院士和业界精英谈产业、聊技术、讲产品、论市场,为我省输变电产业发展把脉定向、献计献策,在思想碰撞中迸发出智慧“电”花,“电”亮衡阳输变电产业蓄力腾飞之路。
▲特变电工南方输变电产业集团董事长种衍民
“湖南输变电产业集群拥有原材料、元器件,输电、变电、配电和各种特殊用途电气装备制造以及相关专业装备设计研发、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检测等较完整的产业链。”特变电工南方输变电产业集团董事长种衍民介绍了以衡阳为核心的湖南输变电产业集群的相关情况。据统计,2022年集群主营收入2100亿元,集群企业在国外实现营收48亿美元,进出口达400亿元,利用外资总额为5.47亿美元,产品远销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
与会人员了解到湖南输变电产业集群的产业优势和发展空间,对湖南把以衡阳为核心的输变电产业作为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地来打造充满了信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力电子变换与控制专家罗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力电子变换与控制专家罗安说,电能变换与控制是高端制造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动力,但一些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卡脖子”。新时代电能变换技术和装备要加强科技创新,一旦我们自己掌握了直流电等关键技术,就能实现高端电工装备自主可控。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公司首席科学家饶宏
随着电气电子部件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直流输电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公司首席科学家饶宏为大家打开了直流输电的发展之窗。他说,直流输电装备是我国能源领域的重大基础设施。过去10年,我国的直流输电技术实现了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式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人们对能源和电力的需求日益增长,为输变电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新形势下,我国能源电力如何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总工程师秦海林深度解析了中国输变电装备发展机遇与挑战。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所长鲁刚分析与展望了全国电力产业形势。这些都为大家指引了能源电力绿色低碳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总工程师秦海林
秦海林说,当前输变电装备产业发展面临新型工业化亟需输变电装备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重构输变电装备产业发展格局、新兴技术赋能输变电装备高质量发展等新机遇。他认为,推动中国输变电装备产业发展,需要强化技术创新支撑,提升输变电装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集聚协同,推动输变电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优质要素汇聚,保障输变电产业集群持续稳健发展。
同时,要发挥衡阳优势,彰显中国输变电产业发展的衡阳力量。聚焦特高压装备,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体现新作为;聚焦产业集群,建设国家级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聚焦产业生态,营造最优输变电产业发展环境;聚焦产业人才,发动输变电人才引擎。
▲国网电力研究院首席电缆专家杨黎明
“衡阳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输变电产业发展,将其作为发展经济和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的优良抓手,非常有力有效!”国网电力研究院首席电缆专家杨黎明认为,输变电产业仍在发展过程中,在现代社会不可或缺,并有极大极好的市场。衡阳聚齐了衡变公司、金杯电工、恒飞电缆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只要纵向拓展产业链,横向拓展信息流,为市场和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未来衡阳输变电产业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所长鲁刚
据统计,衡阳输变电产业上中下游目前共有80家规模企业集群发展,主要涵盖输变电、配电、用电装备、配套设备等智能电网电力装备,以及风电、生物质发电和锂电池、充电桩等新型能源装备产品系列。2022年,全产业链实现产值近300亿元,其中智能电网输变电装备、电线电缆的产业规模相对较大。尤其是衡变公司作为世界单厂产量最大的变压器制造商,创造了38项世界第一、104项全国第一,特高压已成为独步世界的国家名片。
“全国输变电产业看湖南,湖南输变电产业看衡阳!”大家在深入交流了解中笃信,湖南输变电产业集群创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未来可期!衡阳打造名副其实的输变电产业之城未来可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