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至27日,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合作经济杂志社组织调研团来衡,开展“供销合作社服务乡村振兴——‘中合观察’2023年联合调研活动”。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周晓理,市委书记刘越高,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健与调研团会面交流。
▲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合作经济杂志社组织调研团来衡,开展“供销合作社服务乡村振兴——‘中合观察’2023年联合调研活动”。
在衡期间,调研团先后来到衡东县霞流镇李花村、衡南县向阳街道和车江街道恒星村、衡阳县演陂镇演陂桥村、市城乡产业运营集团和市数字供销有限公司等地,围绕“城乡融合,社村同筑,联创新发展格局”主题,详细了解我市供销合作社系统以城乡产业融合创新供销现代服务模式,赋能村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成果,交流座谈改革发展经验。
▲座谈交流。
近年来,衡阳市供销合作总社在改革发展进程中,依托市县乡三级供销合作体系,在全国率先创立了市县乡村四级贯通、联接城乡的新发展平台——城乡产业运营集团,采取“自办平台+他方执行”合作模式,聚焦加快推进以联结到户和服务到户为主要内容的“两个到户”工作,推动并打造“市级统筹运营——县级协同——乡镇、村对接”运营模式,按照“四统一”原则,充分盘活、利用城乡国有及集体闲置资产,引导适合城乡布局的项目落户发展,市场化运营乡村车间,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促进集体经济增资、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吸收了这一创新举措。
▲调研李花村城乡产业运营公司的“三供一保”、与“订单农业”实现产销对接的服务模式。
▲衡南县向阳供销合作社出资成立乡镇级城乡产业运营有限公司,以疆塘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依托,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创建3家乡村车间,为城乡居民及脱贫群众提供了至少60个就业岗位,每年增加就业收入120余万元。
“衡阳供销的创新做法值得推介”,调研团负责人充分肯定了这次衡阳之行取得的丰硕成果,并表示要借鉴衡阳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破解供销合作社系统改革发展难题,推动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
副市长黄艳娥参加会面交流。
▲调研车江街道恒星村城乡产业运营公司。该公司以资产资源入股分红等方式整合资源,盘活资产、闲置资源,承接中小型农业设施项目,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
▲调研演陂桥村城乡产业运营公司。该公司通过招商引资合作方式引进6家企业入驻,由运营公司统一管理,提供就业岗位近500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8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