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图古民居
历史:
据《尹氏宗谱》记载:明洪武13年(1380年)明俊翁后裔齐公、德公、仲公、瑶公、享公、云公等由江西泰和县迁居来邑,插标为地,相聚在果子树下繁衍生息。因鼻祖来此是七兄弟相伴而来,留在此地为老六,故将果子树改为六图,其余分迁西岭、荫田、白沙、盐湖、 烟洲、三角塘、柏坊、宜潭、蓬塘等地。
保护:
2015年,确定为“衡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11月,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
驱车路过常宁西岭镇的平安村,沿X074线往南走,看到旅游路标指示牌上写有“六图古民居”,于是顺路拜访。
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两棵大樟树,已在风雨沧桑中生长了二百多年。它们用盘龙虬枝撑起两把巨伞,守护着这片土地。
六图村,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面是稻田。于是,尹氏先祖顺势而为,以山为屏障,又在西面挖建一口水塘,形成了现在坐东朝西的格局。整个村落的中心是尹氏宗祠。
据资料记载:六图村古建筑群始建于清代早期,盛行于民国。如今,尚保存有清末民初时期建筑:民居47栋、书院1座、公厅1座、古青石巷35条、古街正巷1条、古井2口、古树4棵、古道1条、古塘1口,是保存完整的典型湘南地方特色古民居群。
我没有细数还有多少栋房、多少条巷,只是在隐约可见的彩绘和残缺不全的浮雕上,看到了它曾有的繁华和风流,还有尹氏子弟为家国兴旺奋发图强的身影。从清朝到民国,这里走出五品至七品官员共有30多位,特别是清朝末年的尹修严先生官拜五品,出使日本。
只可惜——许多房间已经残破,根本无法住人。虽然六图村纳入文物保护范围,仍然无法遏制它日渐衰破的命运。我只看到两位老妇还守在这里,一人一栋。
尹奶奶正在烈日下翻晒油菜籽,她告诉我:“这些房子应该有百来年的历史了。”她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嫁到这里来,就一直住在这里。“也曾经有记者来这里采访过,还上过电视。不时会有人来这里拍照。”
古民居前的空坪、水塘,都曾经被修整过。一位住在附近、正在古井前洗拖把的中年妇女告诉我:这大概是在两年前。热闹了一阵后,又停了下来。我知道,要把这一大片的古民居修缮、保护好,绝非易事。媒体只能是宣传助力,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笔文物保护资金。只是不知道,这些历经百年的老房子,能否等到修缮的那一天?农村要有乡愁,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回家乡、建家乡。
六图村是常宁市西岭镇双安片的教育中心,该村拥有小学双安完小,中学双安中学。离六图村不远,还有平安村的“孝文化广场”,平安油菜小镇也正在大兴土木之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