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动态信息  > 衡阳动态 
衡阳早稻收购全面铺开,共安排各类早稻政策性收购库点24个
发布时间:2023-07-28 08:39      来源:掌上衡阳     浏览量:
字体:

三伏天气,夏日的骄阳炙烤着衡州大地。随着早稻陆续收获上市,收购工作也全面铺开,预计将在8月上中旬达到高峰。截至目前,全市已收购早稻1.2万吨。

今年是国家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第一年。我市认真贯彻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积极巩固和提升粮食收购的“衡阳经验”,坚持优粮优价,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入市,大力推进粮食市场化收购。坚持政策托底,扎实做好储备粮轮换收购,及时启动最低收购价收购和地方临储收购,应收尽收,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

为确保早稻收购市场平稳有序,收购前,市发改委协同相关部门指导各县市区和收购企业按照“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要求,做好了资金、仓容、设备、人员等准备工作,全市共计安排各类早稻政策性收购库点24个、收购资金10亿元,粮食企业可以用于早稻收购仓容8亿斤,确保粮食“收得进、储得下”及售粮农民“粮出手、钱到手”。通过开展政策宣传、免费送检、预约收购,提供“五有一好”便民服务和“一瓶水、一餐饭、一块毛巾”的“三个一”贴心服务,提倡“早开秤、晚关门、快进仓”等措施,让粮农交售“明白粮”“放心粮”“舒心粮”。

为严守粮食质量安全底线,我市严格落实“先检后收”,并根据检测结果实行分仓储存、分类处置,超过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由地方政府以临储收购形式收购,应收尽收。同时,进一步规范优化现场检测和完善粮食质量溯源制度,严格做好粮食溯源登记,依托智慧粮安管理平台推广应用“粮源码”,建立台账和质量安全档案,全链条、全过程强化监管,对收储的粮食实行购销双向溯源,坚决防止不合格粮食流向口粮市场和食品加工企业。据悉,全市已有46个粮食企业安装了智慧粮安系统,其中28家有收购任务的企业已完成收购前的培训和升级。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进一步落实落细粮食收购政策和提升服务质量,扎实做好市场化收购、储备粮轮换和临储粮收购等工作,确保粮食颗粒归仓。市发改委将协同相关部门深入开展早稻收购督导工作,全力构建健康有序的粮食购销环境。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