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以来,常宁市各地中稻陆续开镰收割。在农业机械化与技术服务下,该市广大种植户抢抓晴好天气忙收割,确保颗粒归仓。
▲收割机正在抢收中稻
8月20日,记者走进三角塘镇千家村,只见一望无际的稻田里生机盎然,收割机驰骋田间,卷起层层金黄。村民李启福是当地的种粮大户,他种植的38亩新型高产杂交中稻迎来了首次丰收,“今年种的中稻品种是玮两优8612,我种38亩。依靠收割机,一天时间全部收了上来,产稻谷32吨,卖了有6万多块钱。”他告诉记者,该品种比一般中稻高,平均亩产可达1600多斤;在农业部门的技术扶持和政策补贴下,水稻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一亩田的纯利润不低于500元。为确保农民丰产增收,常宁市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规范收割中稻,及时开展好后续田间管理、施肥等工作。
▲中稻迎来大丰收
常宁市三角塘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陈波涛介绍:“我们对收割机机手进行了收割培训,减少收割损失,并对收割机进行检修,在收割期间,我们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安排人员到田边进行收割指导,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农技人员深入田间现场指导
据悉,常宁市今年共种植中稻22万亩,预计总产量13万吨。该市大力推广中稻收割农机社会化服务,由各乡镇安排专业农机合作社,对中稻产区开展包村、包面积机械化收割服务,助力农民产业丰收,预计到9月中旬前可全部收割完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