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雁城物流、红光物流、东江物流三家物流企业签约成立衡阳多式联运发展联盟,开启公铁水联运合作模式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多式联运发展,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多式联运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我国推进物流业降本增效和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为物流、运输企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为推进我市多式联运加快发展,形成产业联动、集聚,互惠共赢,市发改委经过调研,遵循“政府指导、企业主体、精诚合作、资源共享、互利互惠”的原则,指导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物流企业筹建多式联运发展联盟。
据悉,雁城物流、红光物流、东江物流是我市公铁水三种不同运输方式最具代表性的物流龙头企业。雁城物流是以道路货物运输和仓储为主营业务的国家5A级物流企业,是交通运输部首批“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红光物流是衡阳市唯一一家集铁路专用线、港口码头、国际口岸为一体的5A级综合型物流企业,系中欧班列、湘粤非铁海联运组织站的运营主体,其多式联运规模在省内排名第二。2022年,其申报的“衡阳铁路陆港集装箱铁公水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成功入选全国第四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创建项目名单。东江物流是以水运为主的国家4A级物流企业,具有强大的水陆运输及仓储能力,港口码头4个,自有及代管船舶20余万吨。三家签约成立多式联运发展联盟,将更好发挥自身优势,实现降本增效,互惠共赢。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大力推进多式联运发展联盟的示范带动和扩面提质,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引导企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同时,还将全力推动四个方面的联盟发展:发挥好衡阳市冷链物流企业联盟作用,共同建设运营好衡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推动特变、衡钢等制造业企业与物流企业建立发展联盟,促进产业融通发展;整合交通、邮政、供销、电商、快递等资源,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健全市县乡村四级物流体系;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更多物流企业与高校、科研所和技工院校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共同推进我市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