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动态信息  > 衡阳动态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铁路故事,粤汉铁路历史文化研究院在衡成立
发布时间:2023-10-28 09:06      来源:掌上衡阳     浏览量:
字体:

10月27日,粤汉铁路历史文化研究院在衡阳市成立。衡阳文史专家萧培出任首任院长。

谈到为何要成立粤汉铁路历史文化研究院,长沙医学院校长、粤汉铁路历史文化研究院总顾问、粤汉铁路建设者后人何彬生道出其中缘由:1898年,爷爷何祥阳出生于衡阳县井头镇竹山湾。1921年,爷爷在粤汉铁路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爷爷怀着一颗报国之心,报名加入铁路工人俱乐部联合会,参与了粤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6年,爷爷得知粤汉铁路株韶段筹备修建,他坚持学习铁路知识,随时准备投身到建设中去。1930年春,粤汉铁路韶关至乐昌段动工建设,因资金困难而进展缓慢,为此爷爷四处奔走,为修建铁路筹措资金。1935年,爷爷为粤汉铁路修建呕心沥血,因劳累过度倒在铁轨上,终年37岁。“成立粤汉铁路历史文化研究院,旨在赓续红色文化基因,弘扬铁路人爱国为民精神,为打造衡阳新的文化名片作出应有的贡献。”

研讨会上,萧培从粤汉铁路在中国铁路史上的重要意义、衡阳在粤汉铁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粤汉铁路建设中衡阳的红色文化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认为粤汉铁路历史文化研究院的成立,标志着该校的创新发展教育和多元化研究方向将迈上新的台阶。

92岁的原衡阳铁路办事处第一任主任兰历生,家中四代人都在铁路工作,他简要介绍了当时的工作情况与衡阳铁路事业发展历史与辉煌业绩。84岁的陆建中当过32年火车司机,他向大家讲述了父亲与同事何祥阳在工作生活中结下的深厚友谊。文史专家、粤汉铁路修建者后代杨学民回忆了寻访粤汉铁路建设指挥部(当时设在杨家花园旁的何公馆)的过程,以及老一辈铁路人的奋斗故事。

粤汉铁路历史文化常务副院长何宏平介绍,对粤汉铁路历史文化的挖掘与研究已作为“十四五”时期长沙医学院“揭榜挂帅”重大专项,含28个课题。该研究院计划尽快出版院刊和《图说粤汉铁路》《粤汉铁路文史资料汇编》等专著。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