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动态信息  > 衡阳动态 
2023衡阳热词·衡阳群众丨北有朝阳群众南有衡阳群众
发布时间:2024-01-08 10:12      来源:衡阳日报     浏览量:
字体:

名词解释:

2019年,衡阳市创新推出以“衡阳主人翁、文明志愿者、平安守护人”为内涵的“衡阳群众”品牌创建工作。五年以来,“衡阳群众”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华丽转变。如今,“衡阳群众”已成为衡阳文明创建的主力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先行者和社会治理的推动者。“衡阳群众”品牌被中央文明办、中国文明网作为地方特色品牌向全国推介,入选2020年《中国改革年鉴》、2021年湖南省干部教育培训“三百工程”典型案例。“北有朝阳群众、南有衡阳群众”名气已传遍大江南北。

有一种风景叫城市文明,有一种力量叫志愿先行。

在雁峰区,“衡阳群众”巡河净滩,保护母亲河;在南岳区,“衡阳群众”志愿者进村入户,对旅游乱象说“不”;在衡东县,“衡阳群众”走上街头,进行交通文明劝导……时下的雁城,随处可见“衡阳群众”的身影,从文明创建到社会治理无不汇聚着“衡阳群众”的力量。

近年来,我市持续强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志愿者队伍持续壮大,志愿服务品牌效应日益彰显,志愿服务激励保障逐年完善,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全市志愿服务工作不断走深走实、出新出彩。

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市聚焦志愿服务的“难点”“痛点”,对志愿服务平台进行提质升级,将数字赋能志愿服务,改变过去“灌输式”的志愿模式,实现群众“网上点单”、服务平台“统筹派单”、志愿者“接单服务”,实现供需服务“点对点”精准对接,让群众更真切地感受到“衡阳群众”品牌创建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队伍壮大:

每五个衡阳人中有一名“衡阳群众”

“我是一名光荣的‘衡阳群众’志愿者,我承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2023年3月3日,激情高昂的声音回荡在石鼓区莲湖广场上空,引来众多市民纷纷驻足。

2023年3月5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共青团衡阳市委组织开展“3·5”学雷锋志愿服务“争做新时代雷锋聚力文明城市创建”主题宣传与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上,来自衡阳市“衡阳群众”志愿服务总队等36支志愿服务总队的志愿者身着“衡阳群众”马甲,有序排列,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个志愿者的力量也许微乎其微,但众多志愿者的力量汇集在一起就会形成强大的潮涌。截至2023年12月21日,我市已有140余万名“衡阳群众”志愿者,5399余支志愿服务团队,开展超13万余场志愿服务活动,注册志愿者总数位居全省第二。同时,星级志愿者达到9441位,其中五星级志愿者73人,三星级以上志愿者608人。

这意味着,每5个衡阳人中就有一个“衡阳群众”。自2019年整合组建以来,这支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队伍,正在以昂扬向上的姿态,在文明创建、服务百姓、守护平安的道路上日渐壮大,与衡阳人的美好生活环环相扣。

志愿服务是一种奉献,一种无私,一种友爱,更是一种快乐。

目前,“衡阳群众”已实现5县2市5区全覆盖,涌现出了欧阳胜梅、周正国、王永红等一大批明星志愿者。遍布全市的4000余个学雷锋志愿服务岗(站、亭),352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基地),正成为他们开展志愿服务的坚实阵地。

如今,参加“衡阳群众”做志愿服务,渐成雁城新风尚,上至耄耋老人,下至青春少年都是开展志愿服务的主力军。数据显示,20岁以下的“衡阳群众”占比11%,20—30岁占比13%,30—40岁占比20%,40—50岁占比19%,50岁以上占比达37%。

激励保障:

暖心措施不断让有德者有“得”

“礼遇志愿者就是为文明加分,激励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为衡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更多贡献。”衡阳市五星级志愿者王永红激动地表示,当他拿到免费公交卡时,心里感觉很温暖。2023年6月14日,100名“衡阳群众”三星级及以上志愿者每人领到了一张价值100元的衡阳公交卡。

这正是衡阳市礼遇“衡阳群众”的政策之一,只要在“衡阳群众”志愿服务智慧平台正式注册,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每达到一个星级就可以“刷新”不同的激励措施。今年志愿服务平台提质升级后,还建立了网上积分兑换超市,星级志愿者可依据星级在网上实现自由兑换,用积分兑换自己喜欢的奖品。

厚植“精神沃土”,“文明之花”才会遍地盛开。

2023年以来,衡阳市主动邀请优秀志愿者代表参与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健全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典型评选和宣传机制,持续向上向外推荐衡阳志愿服务优秀典型,持续提升志愿服务的荣誉感。同时,继续为全市平台注册“衡阳群众”志愿者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险,为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提供了安全保障。为专职“衡阳群众”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补贴,为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提供了坚实保障。还加大与香江百货等企业和卫健委、团市委等相关市直单位部门的合作力度,为志愿者提供了包括购物消费、观影购书、旅游出行、就医培训等各方面更加丰厚的奖励和回馈。

“对于志愿者而言,这一系列的激励、保障制度是实实在在的礼遇,获得感、幸福感爆棚!”衡阳市备战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唐备战说。

种种暖心措施,说明我市通过全面提升志愿服务激励范围和力度,不断提升“衡阳群众”的荣誉感、保障感、获得感,让社会形成“有德者有得”、共同关爱志愿者的良好风尚。如今,全市“人人争当志愿者、乐当志愿者”浓厚氛围已然形成。

品牌彰显:

一批志愿服务品牌被主流媒体争相报道

在薛之谦“天外来物”衡阳站演唱会上,“衡阳群众”免费接送行李较多、行动不便的“谦友”,为他们送上凉茶、清凉油、矿泉水,并提供指路、拍照等服务。

在衡阳乡村小学,“衡阳群众”正在开展“‘艺术童伴’留守儿童关爱工程”,陪伴这里的留守儿童学舞蹈、贴剪纸、练书法、弹古筝。

在“母亲河”湘江旁,“雁回衡阳”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开展“河小青”志愿服务活动,他们不怕脏、不怕累,一丝不苟地进行垃圾清理,同时还向附近居民群众大力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及意义,用实际行动倡导绿色生态环保理念。

在田间地头,“衡阳群众”深入开展“湾村明白人”“屋场恳谈会”等志愿服务,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乡村振兴助推员、乡风文明监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有力推动农村地区移风易俗。

志愿服务是一种精神,一种情感,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行动。

近年来,衡阳市围绕“四季同行雷锋家乡学雷锋衡阳群众在行动”主题,组织“衡阳群众”志愿者广泛参与理论宣讲、文明劝导、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系列志愿服务主题活动。打造的“艺术童伴”“雁回衡阳”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河”你一起守护湘江母亲河、“星火助农”等一批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被全国、全省各大主流媒体争相报道。

《人民日报》推出《村里的土特产越来越受欢迎》、央视“朝闻天下”报道了《开展社区志愿服务为群众送清凉》、央广网推出的《全城助考爱心护花》;湖南红网推出的《致144.9万个“衡阳群众”志愿者》《“衡阳群众”提质升级有“星”更有“心”》《用“衡努力”换“衡文明”——看完薛之谦演唱会后请你仍记得百万“衡阳群众”》等。这些优质志愿服务项目频频“出圈”,对引导和提升我市志愿服务整体能力和水平发挥了巨大作用。

屡创佳绩:

两项目上榜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典型名单

2023年7月30日,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和单位共同组织开展的2022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正式公布。衡阳市两个典型光荣上榜,其中,市网络志愿者协会副会长欧阳胜梅荣获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全国最美志愿者”称号,市小红人志愿者协会荣获“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

这是衡阳市首次在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中一举拿下两个获奖项目。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兴奋地说,本次取得佳绩是“衡阳群众”品牌创建的可喜成果,也是各级“衡阳群众”志愿服务组织及个人共创品牌、争先创优的结果。

一名“衡阳群众”就是一个标杆,一面旗帜。

去年以来,衡阳市涌现出一大批最美志愿者和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其中,南华大学教授丁德馨被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授予首批“新时代新雷锋”称号;瞿霞、何慧晖、尹春云、袁骅、贺朝阳、夏向阳获评2022年度湖南省“最美志愿者”;陈曙霞获评2022年度湖南省“最美志愿服务工作者”;衡阳市甘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获评2022年度湖南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衡阳市“阳光追梦巡河净滩分队”志愿服务队“美丽中国青春行动‘河’我一起守护湘江母亲河”志愿服务项目获评2022年度湖南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高新区华兴街道香江社区、石鼓区黄沙湾街道雁栖湖社区获评2022年度湖南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同时,衡阳市持续开展志愿服务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弘扬“衡阳群众”优秀事迹。一方面,编印了《“衡阳群众”品牌创建工作》画册、《“衡阳群众”学雷锋志愿服务指导手册》《“衡阳群众”志愿服务宣传手册》折页等宣传资料上万份,广泛宣传志愿服务典型事迹等。一方面重点推出主题新闻宣传,借势提升品牌关注度和影响力。

这一系列举措,让“榜样的力量”一路生花,使越来越多的市民主动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有时间就做‘衡阳群众’,有事情就找‘衡阳群众’”成为了衡阳市民的共识。

数字赋能:

 一键实现志愿服务送上门

去年以来,我市志愿服务平台提质升级后,丰富了“群众点单”内容功能,市民可“一键实现”群众网上下单志愿服务送上门,让老百姓真正从志愿活动中有获得感,让“文明实践”直抵人心。

想在社区建立一个免费的读书角,该怎么办?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石鼓区的刘女士就成了“衡阳码”的首批尝鲜人。她通过“衡阳群众”志愿服务平台“码上帮”填报需求信息。几天后,就有志愿者联系了她,并组织志愿服务,最终收集到捐献书籍60余本。“感谢这些志愿者们帮忙,没想到‘衡阳码’这么便捷,不然我也不知道该找谁来帮忙。”看到读书角来了首批读者,刘女士脸上难掩喜悦。

志愿服务是一种力量,一种担当,一种创新,更是一种责任。

据悉,2023年,我市不断完善志愿服务平台功能和内容,让平台设计更科学、内容更丰富、操作更便捷。“衡阳群众”品牌创建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志愿服务平台增加“衡阳码”功能,一码就可实现衡阳“码上报”“码上帮”“码上学”“码上游”。同时,丰富“群众点单”内容和志愿课堂,市民一键可实现送服务上门,志愿者一键可实现志愿服务基本知识、典型经验的学习交流。

“‘群众点单’功能等于是在群众与各个志愿服务队间建立了一个‘云连接’。”衡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点单系统的上线实现了各志愿服务队快速了解群众所需所盼,精准开展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也增加了居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市义工协会负责人王永红告诉记者,志愿服务平台升级后,“码上报”“码上帮”“码上学”“码上游”以及“群众点单”让志愿服务变得有的放矢,也方便志愿者之间互相交流。且系统页面设计简洁通俗,群众、志愿者都易于接受、操作,便于向更多人进行推广,实现广泛应用。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