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农村公路的维护和管理,助推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1月24日,省十四届人大代表、耒阳市粮安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法人代表王国萍向记者说道。
在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作为扎根农村的人大代表,王国萍提出《关于进一步修缮农村公路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她建议省交通主管部门牵头,加强对农村公路的维护和管理,出台制度或者文件,督促相关部门加大对超载超限车辆的查处力度,防止超载车辆压坏村路,带来交通安全隐患。
乡村振兴,道路先行。前些年,国家实行“村村通”工程,我省农村路网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已全部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然而,随着农村的快速发展,我省部分农村公路因过于狭窄,且破损严重,已经难以满足乡村振兴的需要,亟需修缮。
在耒阳市城区通往水东江街道大塘角村、水东江街道新和村通往大塘角村、耒阳市城区通往南阳镇肥江村、夏塘镇长上路兴康段等路段,都是通往村组的主干道,在“村村通”工程中都修成了水泥路,但这些农村公路一般只有3.5米宽。
“因之前耒阳的小煤窑多,不少路段被载重的货车,特别是超载的运煤车碾压得坑洼不平、破烂不堪。”王国萍说,这几年私家车、摩托车大幅增多、农业机械逐步增加,道路破损、狭窄的问题更加凸显,导致车辆在通过、会车时困难重重,容易产生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不仅影响了老百姓的出行,更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每到收获季节,粮食需要拖进烘干场烘干后再拉出去卖,一些村组因为路况不好、桥梁限载、涵洞限高等原因,导致农民在卖粮食时请不来大车,而遭遇粮贩子故意压价,每百斤往往便宜2至5元不等。有的鲜活农产品丰收后难以及时运出,只能烂在地里,给村民带来很大损失。”
她建议从省级层面加大对农村公路维护资金的支出,对通村主干道进行整体拓宽,或者在部分路段间隔修建满足通行标准的错车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