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南方的冬天里,盼春节。我们用暖心的乡音,唤归家。
最近几日,衡阳日报社联合各县市区融媒体中心制作的《衡阳各地方言亲切喊话:“老乡们,回家过年!”》视频在朋友圈刷屏。熟悉的乡音,让许多游子的心顷刻融化:“听到家乡话,瞬间泪崩”,“听到乡音,就感觉回到家一半了”……
一句乡音,最寄乡亲情。一句乡音,最抚游子心。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来到世上听到第一个声音,便是乡音。母亲的关怀,父亲的喜悦,祖辈的怜爱,都是无法忘怀的声音。我们通过乡音,认识世界、认识他人。我们通过乡音,爱与被爱。我们通过乡音,被保护、教导、呵护、鼓励、安慰……久而久之,乡音,成了我们关于爱最原始的记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的人生是从乡音开始的。乡音,陪伴着我们从牙牙学语,到吐出第一个完整句子;陪伴着我们从第一声呼唤,到无数声呼唤。
在我们长大成人后,方言乡音依然是我们最熟悉的母语。在许多时候,我们使用方言表达的速度,要远远快于使用普通话。在许多时候,只有方言,才能精准表达我们内心的声音。
方言乡音,对我们如此重要,可谓融入血液。但近年来,社会上有一种风气,即贬低方言乡音,将方言乡音视为土气、低档。特别是有不少闯荡大城市的年轻人,不敢展示自己的家乡话,怕被人视为“乡下人”。这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缺乏“家乡自信”的表现。
无可否认,跟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相比,我们大多数人的家乡,还在许多方面存在差距。但我们不应该因此产生自卑感,从而漠视家乡的发展和特色。
拿衡阳来说,近年来,衡阳的发展取得许多不俗成绩,被确立为国家区域重点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省前列,全市上下正在为助力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而努力奋斗。
衡阳的特色也越来越闻名。衡阳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唯一的抗战纪念城。今年,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将在衡阳举办。届时,衡阳的菜,衡阳的景,衡阳的人,将登上舞台中央,迎四方宾客。
衡阳如此,天下的家乡亦如此。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妄自菲薄,我们应以家乡为荣。
而乡音,就是我们展示“家乡自信”最好的声音。
最近大热的电视剧《繁花》,出了两个语言版本,一个普通话版,一个沪语版。许多人评论,沪语版更有韵味。近年来,影视剧、流行歌曲中,夹杂方言乡音的情况,并不鲜见。如今,方言乡音,成为人文标签,被越来越多人接受。
这里并不是提倡大家不分场合地广泛使用方言。普及普通话,是国家的号召。我们应当积极响应。但在一些特定的场合,我们理应胸怀自信,大方地向别人秀一秀自己的方言,讲一讲我们家乡的故事。
这也正是衡阳日报社视觉中心团队制作《衡阳各地方言亲切喊话:“老乡们,回家过年!”》视频的初衷。目前,该视频在网络上热度持续不减,一句句“土到掉渣”的家乡话,让游子们心中的乡愁更浓了。
游子漂泊异乡,生活有多么艰辛不易,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他们在最艰辛、孤独、无助的时候,最思念的是家乡。他们在阖家欢乐、举家团圆的时候,最思念的是家人。
乡音,是家的声音。听到乡音,家就近了。听到乡音,心中的压力、烦恼、委屈,都会在一瞬间释放。
春节到了。“老乡们,回家过年咯!”
回家用最亲切的话语,跟父母话话家常。
回家用最熟悉的话语,与亲朋唠唠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