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澎湃发力,带动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202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4%,54个在衡省重点项目、432个市重点项目年计划投资完成率分别为118.7%、116.8%。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成效明显,获省政府真抓实干表扬激励,市重点建设项目事务中心获评省政府打好“发展六仗”表现优异单位。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坚实底盘,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过去一年,我市项目推进三量齐升。通过狠抓工作调度、投资强度、项目进度,压茬推进项目工作量、实物量、投资量。2023年,54个在衡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07.8亿元,为年计划的118.7%,432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27.7亿元,为年计划的116.8%。其中,衡阳西500千伏变电站238天有效工期后顺利投运、吴集风电场115天顺利送电并网、白地市储能3个月建成并网、阳光小学9个月建成投用。“宁电入湘”、特变电工数字化运维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泵业制造产业园、金紫宇光刻胶等342个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船山时间谷”钟表产业园、湘南纺织基地等一批特色园区项目企业入驻,生产迈上“快车道”。
我市持续推进“聚力中心化攻坚年”行动,用好“五制一平台”“六个十大”“23个专班”和重点项目联合保障等机制,全周期、全天候、全链条保障项目建设要素。通过市级领导组织召开重点项目相关协调会,开展2轮全覆盖实地督导调研,全市交办解决项目堵点难点问题178个。与此同时,持续压缩手续办理时长,实现市本级重点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手续1个工作日“极简”审批办结,备案项目受理办结3小时内完成;持续保障资金需求,共争取国省资金129.92亿元、支持项目354个。
我市尤其注重成果成效,通过常态化检阅项目,加快项目推进。2023年先后开展5次重大项目现场观摩活动,33个重大产业项目接受集中检阅,推动电气新型高端配电数字化工厂、零零玖生物科技等84个重大产业项目建成达产,其中54个达产项目实现当年纳税,年新增产值600亿元以上。与此同时,我市不断以项目之“进”惠民生、补短板,完成老旧燃气管道改造135公里,新建、改造排水管网107.6公里,农村公路提质改造568.6公里,打通城区“断头路”6条,二环路全线通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