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动态信息  > 衡阳动态 
衡阳特教教师刘玲琍获《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
发布时间:2024-04-10 08:58      来源:掌上衡阳     浏览量:
字体:

耕耘特教讲台33年,教会听障孩子开口说话、找到打开有声世界的“钥匙”——4月8日晚,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盛典》,当衡阳特教老师刘玲琍捧起“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的奖杯时,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刘玲俐的颁奖辞写道:“眼耳鼻舌身意,色香声味触法,用尽所有为生命解锁,她从命运那里夺回一副又一副翅膀,带领孩子们飞离寂静的牢笼,听每一个新的发音,都打开一个新的世界。”

在这个人生高光时刻,刘玲琍用一句话表达了自己的感动:“感谢社会各界对我的认可,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将鞭策我更加认真工作,帮助更多孩子打开有声世界。”

▲刘玲琍捧起“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的奖杯。

“站上三尺讲台,我就是这群孩子的妈妈”

“春、眠、不、觉、晓……”在市特殊教育学校课堂上,刘玲琍一边用手语比划,一边展示着嘴、舌、牙齿、喉咙的变化。

发现有的孩子把拼音“h”的音发成“e”,刘玲琍来到孩子身边,让他的小手放到自己的嘴边,另一只小手放到他自己嘴边,对比感受气息、发音的不同。几经反复,孩子终于发出了正确读音。

▲刘玲琍来到孩子身边,让他对比感受气息、发音的不同。

“每天至少要花两三个小时跟班里的孩子们一对一地上课,每天下来喉咙基本是嘶哑的。”这种在旁人看来特别费力气的课,刘玲琍已经坚持了33年。

台下是一群被“静音”的孩子,台上是一位如妈妈般细心、温柔的老师。

“孩子们不该有‘有苦难言’的命运……”刘玲俐说,自己之所以选择当特教老师,是因为邻居是聋哑人,自己便有了“阿姨要是能开口说话该多好”的初心。

她有多心疼,就有多努力。

2008年,市特殊教育学校创办学前聋儿康复语训班,刘玲琍主动请缨担任班主任。叫孩子起床、帮他们叠被子、陪他们吃饭上课、手把手教他们写作业……在这间特殊的教室,老师的办公桌与学生的床位紧紧挨着,刘玲琍与这群特殊孩子同吃同睡,像是照顾他们饮食起居的保姆,又像是对他们关怀备至的妈妈。

小云亮是刘玲琍带过的学生之一。一个夜晚,小云亮突然肚子痛。接到电话的刘玲琍二话不说就往学校跑,由于下雨路滑,她接连摔了好几跤。一赶到宿舍,刘玲琍不顾身上的疼痛,背起小云亮就赶往最近的医院。医生诊断,小云亮得了急性肠炎。

接下来几天,刘玲琍白天上班,中午去医院送汤送饭,晚上又陪护在病床前。出院后,为了帮他补上落下的课程,每天晚上,刘玲琍都来校给他补课,还给他带来营养餐。在她母爱般的关怀下,小云亮变得爱学习又守纪律。

就这样,面对这群几岁就离开父母的“折翼”孩子,刘玲琍用挚诚的爱浇灌着他们的心田。“遇到困难,总是刘老师第一个鼓励我、关心我、帮助我,她像妈妈一样爱我!”刘玲琍班里一名小女孩打着手语告诉记者。

“再苦再累,我都要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天”

18岁毕业那年,在妈妈眼里还是“小女儿”的刘玲琍,成为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听障一年级的班主任。

当时,班上有个叫慧慧的孩子,不仅聋哑而且伴有中度智障,生活不能自理。一天,晓慧上厕所后,她不仅不会擦拭,还用手去抓,把排泄物往嘴里塞。

刘玲琍知道后,连忙赶过去,将晓慧抱起,让她伏在自己的腿上,帮她擦拭,接着清洗双手和口腔。

等一切弄完后,她才发现自己身上沾满了排泄物。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

聋哑学生由于听力缺陷,没有有声语言思维,对他们来说,学习说话比正常人学习外语还要困难。

但是,刘玲琍坚信:“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她自创唇舌操、触摸法和情景教学等方法,帮助听障学生进行言语康复,学会说话,让他们能与人正常交流。

小寒湘就是这样一个“创造奇迹”的孩子。虽然8岁才被家长送来接受康复训练,但刘玲琍没有放弃。刚开始说话的时候,小寒湘发出的基本都是含混不清的“聋哑音”。刘玲琍对她进行伸舌操、发爆破音等训练,还每天给她布置生活上的训练课程。慢慢地,小寒湘的发音清楚了很多。

如今小寒湘已经成年,不仅成功走出了无声世界,还进入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舞蹈《千手观音》领舞邰丽华办的训练学校,成为一名舞蹈演员。

2017年8月,在庆祝中国与巴拿马建交的大型文艺演出中,寒湘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登台演出,优美的舞蹈让全场观众为之震撼。演出结束后,寒湘给刘玲俐发来了信息:“刘老师,今天我的演出非常成功,感谢您!因为您才有我的今天。”看到信息的那一刻,刘玲俐喜极而泣。

回想自己33年的特教生涯,刘玲琍说,“我的学生是一群‘折翼’天使,从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起,我就要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

“看到他们结婚生子,就是我最幸福的事”

一路走来,刘玲琍最牵挂的始终是这群特殊的孩子们。

回想过去,刘玲琍已记不清多少次带着患病的学生去看病;记不清多少次自己掏钱为学生购买生活和学习用品;记不清多少个节假日陪伴在这些孩子身边。

事实上,刘玲琍也是一名听力障碍孩子的母亲。儿子八个月大时,被诊断为先天性神经性耳聋。因为坚信儿子能回归正常,刘玲琍不愿再生,丈夫离开了她。

面对残酷的现实,刘玲琍彻夜难眠。

有人劝她请假带孩子进行语训康复。刘玲琍拒绝了:“儿子我一定会教好他,学生我也不会放弃,我爱儿子,也爱学生!”

刘玲琍决定自己来为儿子做训练。她擦干眼泪,白天教学生,晚上教儿子。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她慢慢摸索着帮助儿子恢复听力。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刘玲琍每天坚持不懈的训练中,儿子一岁半时会叫妈妈了,两岁半能跟正常孩子一样说简单的话语,随后顺利进入普通幼儿园随班就读。如今,她的儿子考上了湘潭理工学院,性格阳光、善良。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走出无声世界,刘玲琍从儿子身上不断实践总结,探索出“情景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自编了“舌操”和语训教材。

如今,刘玲俐带出了80多个学生,创造了30人顺利考上了大学的奇迹,其中不乏天津理工大学、长春大学等一本院校。这群特殊的孩子像正常人一样结婚生子、成家立业,每每看到这些,刘玲俐的内心充满了幸福。

“这种幸福感就像一个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有好的工作,能够自立自强,和正常人一样结婚生子,有个幸福的家庭。面对这些,有哪个妈妈不高兴呢?”刘玲俐就是这群特殊孩子的点灯者,她守护着自己的初心,用大爱为特殊孩子点亮了一盏又一盏“心灯”,照亮了他们人生的道路。

“这群孩子的天真活泼,让我年轻、快乐。”采访最后,刘玲琍真诚地说,她愿意一辈子做特教,一辈子当班主任。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