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南岳衡山,林海莽莽,溪河水丰。在南岳祝融峰下的一条山谷溪沟边,已匿迹65年的毛柄金腰近日再度“现身”。被发现时,其正逢花期,一簇簇开着白色花的小草散生于草丛间,约有30株。
▲毛柄金腰花萼白色,生长于林下阴湿地。周翔宇摄
毛柄金腰是虎耳草科金腰属的一种植物,花萼白色,生长于林下阴湿地。据《中国植物志》记载,这个物种的模式标本采自南岳衡山,但该物种的采集人、采集时间当时都没有具体记录,只有1959年的鉴定时间。现该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
“下阶段,我们将对该物种采取迁地保育措施,研究其生长习性,扩大其种群数量。”南岳树木园副主任旷柏根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园通过构建“天空地”立体巡护监测体系、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大对盗猎盗采野生动植物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等措施,持续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一些消失多年的物种再度现身,生物多样性水平也稳步提升。
生物多样性是衡量一个地区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程度的重要标识。厚实的生物多样性“家底”,不只依托“先天赋予”的自然禀赋,更需“后天加持”的体系保障。
衡阳地处湘江中游,森林覆盖率47.73%,森林蓄积量1932.7万立方米,湿地保护率71.17%。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全省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衡阳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日臻完善、监测机制不断加强、基础能力大幅提升,工作人员不仅捕捉到白冠长尾雉、中华秋沙鸭、黑鹳、东方白鹳、黄嘴白鹭、黄胸鹀、小灵猫、中华穿山甲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珍稀画面,还记录了银杉、水松、水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霍山石斛、绒毛皂荚、小叶红豆等野生植物的美丽身影。
“保护好野生动植物资源,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生物宝库。”市林业局野保科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市持续实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专项拯救保护项目,对分布地域狭窄、种群退化、个体数量少的物种进行重点保护;组织开展“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系列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和“清风”“网盾”等行动,打击违法猎捕和交易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营造出全社会共同关注、积极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浓厚氛围;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建立“一长四员”管护网格2883个,将林业执法纳入各级林长制考核内容,建立健全天然林保护修复监管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
截至目前,全市共设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26个(其中自然保护区4个),占全市幅员面积的7.2%,有效保护了全市90%以上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95%以上典型的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