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动态信息  > 衡阳动态 
衡阳八景②丨桃花与香樟,藏着东洲屿的人文密码
发布时间:2024-06-06 09:25      来源:掌上衡阳     浏览量:
字体:

亦有东洲,在彼中流,桃花片片,锦浪悠悠,绿杨依岸,红雨随舟。似龙门之骧首,出蛟窟之潜身。跨崐崙而俯视,藐沧海之无津。惟恣青云之万仞,岂云春色之三分。涵起枯之甘澍,成盛世之休禛。

——陈安《衡阳八景赋》

滚滚湘江北去,用日积月累的岁月,在湘江衡阳段水域堆积出一个岛屿:东洲。

从高空俯瞰,东洲的形态宛如一把精致的金梭,仿佛是在某个浪漫的时刻,织女在深情思念牛郎时,不经意间将手中织布的梭子遗落在了这里。此后,东洲岛上桃花灿烂,浪漫爱情故事如春日的暖阳般温暖人心。

桃花开在最浪漫的春天

每当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岛上桃花盛开。站在风雨廊桥上眺望,东洲岛像一个大花篮,河堤旁、桃浪亭四周,到处都是粉嫩、娇艳欲滴的桃花。

慕名而来,上东洲岛赏桃花的人一点都不比花少,尤其是周末又遇上艳阳天,那人流更是一浪高过一浪。你看,那青年男女手挽着手,在独木桥上、桃花林里漫步。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嬉戏追逐。

东洲岛成了桃花岛。这里,有黄蓉和郭靖,也有黄庭坚和陈湘。

1104年的春天,59岁的黄庭坚被朝廷贬到宜州(今广西宜州市)。抵达衡阳后,他受到了衡州太守曾敷文的热情款待。宴席上,曾敷文召来军中歌妓陈湘助兴。陈湘是一个年轻漂亮、才艺双全的歌妓,尤其擅长书法小楷。自古才子爱佳人,黄庭坚瞬间被陈湘深深吸引,为她写下了多首词作,其中最著名的是《蓦山溪赠衡阳妓陈湘》。在黄庭坚的笔下,陈湘就像那盛开的桃花,美丽动人,令人心醉。他们的爱情也如同桃花一般,虽然短暂,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樟树守望书院百年传奇

东洲岛的桃花开了一年又一年,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含笑不语的,还有那棵已活了821年的樟树。当地人唤它为“五指樟”,因为它有五根如壮汉般粗大的树枝,极像人的五根手指头。

樟树是衡阳常见树种,不仅用作行道树,在房前屋后也有大量种植。在衡阳农村,只要是人群聚居的地方,都能找到一棵上百年的樟树,枝繁叶茂地呵护着这一方的百姓。

五指樟矗立在船山书院的大门前,树冠如伞。

139年前,也就是公元1885年,刚刚从兵部尚书的高位上告老返乡的彭玉麟,带着一群年轻的后生来到东洲岛。他个人捐银12000两,要在这里办一所全湖南最好的学校——船山书院,面向衡阳道所属25个县招生。左挑右选的,他把校址定在了这棵樟树旁。

公元1891年,船山书院迎来了高光时刻:王闿运终于接受邀请,来到船山学院,出任山长,也就是校长。王闿运,晚清一代鸿儒,曾任翰林院检讨、侍讲衔,在成都尊经、长沙思贤等多所书院工作过,在全国教育界的知名度非常大。自此,船山书院声名大噪,成为晚清最负盛名的书院,培养出晚清榜眼夏寿田、民国传奇人物杨度、国画大师齐白石等一批著名学子。

王闿运会经常在樟树下散步,跟学生们谈船山学说,谈“通经致用”,鼓励大家多关心现实政治、百姓生活。一批批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从这里走出去,他们成为湖湘文化的传承者。自此,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这两棵树,不仅是东洲岛的自然景观,更是它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的见证。

记者手记

由于交通不便,除了节假日,平日里上东洲岛来玩的市民并不多。一些喜爱清静的人,躲在了绿荫下,一边刷手机,一边发着呆。少数几个人在环岛步道上散步。

除了一家正常营业外,其它的土特产店都关门了。工作人员说,如果东洲古渡与西岸码头的水上交通能够正常开行,上岛来玩的人应该会更多。

为迎接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东洲岛景区入口处的停车坪附近,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中。走过路过的热心市民,都会拿出手机拍上几张照片,脸上露出期待与幸福的微笑。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