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文化是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重点展示的衡阳历史文化名片之一,湘见•建湘工业文化街区也因此成为重点观摩项目。
正值街区核心项目——中国•衡阳老工业基地文展馆即将建成开馆之际,街区运营公司衡阳建湘文旅实业有限公司面向社会开展“衡阳最具代表性工业文化名片”评选活动。
活动名称:选出衡阳最具代表性工业文化名片
主办单位:衡阳建湘文旅实业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中国•衡阳老工业基地文展馆
时间:2024年7月24日—8月5日
1.老工业基地
衡阳在“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期间,因贡献大,国家重大工业项目布局多,形成门类齐全工业集聚优势,被国务院评为老工业基地城市。
2.湖南手工业文明发源地
2016年,常宁江州考古发现商周时期的青铜冶炼遗址,填补了湖南商周时期青铜冶炼的空白。江州是湖南唯一发现也是最早出现青铜冶炼的地方,就此奠定衡阳湖南手工业文明发源地的重要地位。之后,衡阳在手工业文明四大行业:冶铸业、纺织业、陶瓷业、造船业均在湖南处于领先地位。
3.抗战时期中国第二大工业城市
衡阳工业在全国的发展高峰是在抗战时期,从1936年开始,工业内迁衡阳,截至1943年3月,衡阳规模工业企业215家,仅大型机械工业企业就超过30家,当时全国最大的电器企业华成电器就迁移到了衡阳,企业老板民族企业家周锦水也成为中国电机之父。许多企业冒着炮火为前线生产军用布匹、医用纱布、汽油、子弹等战略物资,抗战时期,衡阳工业规模跃升为全国第二,仅次于重庆,有“小上海”的美誉。
4.全国地方工业示范城市
1960年1月,毛泽东主席所乘专列在衡阳周家坳火车站停留时,专门听取了衡阳工业生产情况的汇报,给予了高度评价:衡阳的地方工业门类齐全,基础很好,明天会更好,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对衡阳发展城市工业的成功经验进行报道推介,湖南省委在衡阳召开现场会议,要求全省工业走衡阳道路。
《人民日报》曾报道“湖南省委在衡阳召开现场会议推广经验”“自筹资金、自给设备、自训技术人才”“民办公办助发展城市工业”。柳青也在著名小说《创业史》中喊出“到衡阳当工人去”的响亮口号,全国各地年轻人慕名来到衡阳从事各种工业工作,一时间衡阳以冶金机械厂、272、建湘、铁路等单位集中地区因外地人太多交流频繁还出现了一种新的地方方言——冶金话。
5.核工业功勋城市(中国铀城)
“二五”期间,国家在衡阳布局核工业建设项目,邓小平亲自选址衡阳,在核工业初期的“五厂三矿”中,衡阳占据一厂(272厂)一矿(712矿),还配套建设了核研究所、医院、学校、探矿队、建设公司等30多家关联单位,高峰时有3万余人从事核工业工作,仅272厂就有6000多人,712矿号称10里矿山,职工1万多人。铀的提炼共有9道工序,其中有6道工序在衡阳完成。272建有中国第一座铀纯水冶厂,为“原子弹”和“氢弹”的铀提炼立下汗马功劳,成为共和国核工业功勋城市,也称中国铀城。
活动介绍
关注湘见•建湘官方微信公众号,并在该文章下方五个选项中,打✔选出三个心目中最能代表的选项。(只能选三个,多选无效)
主办方将在活动结束后,在参与者(需关注公众号)中随机抽取幸运粉丝20名,获奖名单将在湘见•建湘官方微信公众号及媒体中公布。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活动奖励
一等奖(1名)建湘大食堂代金券1000元,爱奇艺《唐朝诡事录•西行》VR国潮沉浸剧场体验券2张。
二等奖(5名)建湘大食堂代金券500元,爱奇艺《唐朝诡事录•西行》VR国潮沉浸剧场体验券1张。
三等奖(14名)建湘大食堂代金券300元。
建湘大食堂:建湘柴油机厂食堂是建湘大食堂的前身,经营面积近3000平方米,经过改造,再现七十年代风貌,保留了复古、怀旧的风格,目前有8个包厢,可摆60桌的大厅,可同时接纳1000人就餐。
国潮沉浸剧场:是以爱奇艺爆款剧集《唐朝诡事录》为蓝本,将热门IP与国潮文化相结合,创新应用全球先进的LBE全感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影视+科技”“线上+线下”的融合创新,用科技手段为游客打造穿越时空的文化盛宴,是湖南第一家VR国潮沉浸剧场,是文旅与科技结合的最前沿项目。
湘见·建湘工业文化街区项目由衡阳国投集团投资建设,首期投资2亿元,是第三届湖南旅发大会的重点观摩项目。该项目目前已经重点新建设了老工业基地文展馆、建湘大食堂、爱酷哒城堡、工业主题研学基地等项目,旨在打造历史与文化纷呈的宜业、宜游、宜教、宜体验、宜休闲的旅游目的地和网红打卡地。未来,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和完善,建湘工业文化街区将成为衡阳市乃至湖南省的重要文化旅游名片之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