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活动843场次,服务惠及家长超过26万名,满意度达99.98%。
这组亮眼的数据,是今年3月以来,衡阳市妇女联合会(以下简称“市妇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安排,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向阳花”行动的最佳注脚。
从春天播下“种子”,到雁城处处“向阳花”开。这场以“向阳花”命名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行动为何能迅速铺开,掀起一股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培养科学教子理念的热潮?又是如何解决家长育儿“痛点”,获得广泛好评的呢?
多部门联动实施,“向阳花”开遍雁城
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方式的开端,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而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绝不是单打独斗的“独角戏”,而是多方系统联动的结果。
“注重对标对表,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市妇联副主席高敏介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市政府民生可感行动工作专班办公室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常态化调度项目实施情况,构建了市县两级上下联动、多部门各司其职、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市妇联明确工作专班,联合7部门在全省率先制定《2024年衡阳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向阳花”行动暨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任务目标、责任分工、实施步骤、资金安排、验收标准、制度保障等内容,构建了市县两级上下联动、多部门各司其职、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为“向阳花”行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按照县市区自主申报、全市统筹调剂,市妇联主动承担100场家庭教育指导示范活动。各县市区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活动,比如,耒阳市将“向阳花”行动纳入清廉家庭建设重要内容;蒸湘区创建“蒸好·悦读会”家庭教育特色品牌,目前已组织开展32次线上线下读书会;常宁市举办“向阳花”行动宣讲暨讲师培训,助力家庭教育新时代;衡东县组织家庭教育“一法一条例”知识竞赛,100余名机关妇委会主任及乡镇妇联主席参加。
打造精品课程,“向阳花”惠及20万名家长
为了满足不同年龄段孩子家庭的需求,市妇联积极链接专家、专业社会组织等资源,成立了家庭教育讲师库,定期开展家庭教育公益培训,课程主题涵盖了家庭教育理念、亲子沟通技巧、青少年心理健康等方面。
“授课老师知识渊博,找准了家庭教育实际需求,令人印象深刻。”3月29日,衡阳县妇联邀请省内家庭教育名师开展专题授课,让衡阳县的家长们深感获益匪浅。此次讲座采取“线上+线下”联动宣讲模式,现场组织家长代表600余人次参加,直播间更是吸引5000余名家长进入观看,4000多名家长收看直播回放,社会反响积极热烈。
除了邀请大咖授课,市妇联还坚持以家长需求为导向,打造家庭教育精品课程。市妇联与市教育局联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精品课程竞赛,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结合线上选拔,精选出10堂精品课纳入市家庭教育精品课程库,予以广泛推介、传播。其中,1堂课获省级二等奖,2堂课获省级三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市妇联还依托“家校共育网”创建了网上家长学校,整合国内优质的家庭教育内容资源和专家资源,帮助家长掌握科学育儿理念和技巧。截至目前,网上家长学校的学习受益家长人数已超过21万。
同时,市妇联充分发挥各级妇联干部、执委、巾帼志愿者的作用,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等平台,多渠道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进行宣传推广,切实提高家庭教育的覆盖面和知晓率;并开展满意度测评,及时收集家长的反馈和建议,不断改进和优化服务内容,力求真正满足家长的个性化家庭教育需求。
用心用情精准服务,“向阳花”画出教育“同心圆”
7月1日,衡山县永和乡有沟通障碍的学生小花(化名)迎来了家庭教育指导师赵芬的第三次家访。她给了老师一个大大的拥抱,表达了对老师的深深感谢。这个拥抱,不仅是对赵芬个人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向阳花”行动带来的积极变化的生动诠释。
小花的故事,只是“向阳花”行动助力无数家庭的一个缩影。为了精准帮助家长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市妇联在各县市区设立家庭教育指导咨询点,面对面、一对一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帮助家长分析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跟家长共同商议科学育儿的具体执行方案。
同时,为高质有序推进“向阳花”行动组织实施,确保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成为“可感可及”的民生福祉。市妇联注重结合融合,在提升质效上下功夫,将“向阳花”行动与传承良好家风相结合,用好“回雁家园”家庭教育、“衡州好家风”家庭教育宣讲等工作品牌,以好家风支撑好家教。耒阳市还创新打造了家风馆,积极营造崇德尚廉、见贤思齐的家风文化氛围。
此外,市妇联还在“湘妹子能量家园”上线了家庭教育课程,引导村(社区)居民群众主动参与家庭教育活动。衡山县在湘妹子能量家园试点村(社区)同步启动了8节线上课程,以“小积分”兑出家庭教育“大能量”;创新推出了耒阳市“湾村明白人+家庭教育”、衡南县“屋场恳谈+家校共育”、珠晖区“里巷工作法+家庭教育”等模式,引导更多的群众参与“向阳花”行动,齐心协力画出教育的“同心圆”。
当前,这朵家庭教育“向阳花”,正在持续绽放开来,全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指引着越来越多的家长更科学、更高质量地陪伴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