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动态信息  > 衡阳动态 
衡阳火出圈丨因“火”而旺,食力出圈的小炒之城
发布时间:2024-09-21 10:06      来源:衡阳日报     浏览量:
字体:

人间烟火

▲衡阳餐馆生意火爆

味道记住一座城市,美食传承一方文化。

衡阳,一座山与川浪漫交织,历史与现代辉映的城市,这里物产丰饶、美食文化深厚,每一道地道的美食都承载着传统与匠心。

近年来,衡阳美食声名远扬,在文旅市场凭“食”力出圈,众多外地游客为了一桌衡阳菜,奔赴衡阳城。

作为湘菜的代表,衡阳菜以小炒闻名,以“鲜香辣”为主要特点,用包罗万象的食材,繁简交织的做法,开启了文化、创新、传承以及大自然的味道,点燃了缤纷繁复的人间烟火。

(文末附攻略)

文化的味道

美食与文化,从来不分彼此。所以,但凡一种美食现象的出现,都能从文化中找到本质的答案。

衡阳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受湖湘文化滋养的衡阳人,将其融入衡阳菜中,使文化味成为衡阳菜的一大特色。

神农衡州创耒,农耕勃兴;祝融寿岳播火,始得炊烟。农耕的兴盛,为餐饮提供了稳定的食材来源。火的出现,帮助人类告别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催生饮食方式从生食到熟食的颠覆性进阶。

成就饮食的两大重要元素都与衡阳有关,因此,衡阳被视为中国湘菜饮食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

▲衡阳土头碗

传承百年的“衡阳土头碗”,又名“玉麟相邀”,相传由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彭玉麟创制,此菜将衡阳菜中的草鱼丸、红薯丸、黄雀肉、腰花、蛋片、红枣、虎皮蛋等汇集成一大碗,叠成七层或九层,从下至上成玲珑宝塔状,外形豪放大气,有步步登高、富贵吉祥之寓意。“头碗”如“头”,是招待客人最为隆重的佳肴。

“衡阳土头碗”食材很多,同处一碗却不串味,一层一物,一物一味,层次分明,味觉多姿,相互激发,集得大成,颇似多种文化交相辉映的厚重衡阳。

▲夫之肉

王船山是湖湘文化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因其而诞生的麸子肉(夫之肉),用上好的五花肉切片、糯米粉逐面包裹,高温油炸后,糯米粉的外层被炸至金黄,糯米粉因浸透在猪油中,晶莹剔透,口感酥脆饱满,外焦里嫩,形状像是摊开的书卷。

汇合百家、兼收并蓄,这是湖湘文化最本质的特征,也是衡阳菜的内涵底蕴。每一道衡阳菜的背后,都有道不尽的故事和文化,沉淀着时间的味道。

创新的味道

以创新为精髓的湖湘文化,也深深地影响了衡阳菜的传承与发展。

衡阳人从不满足于固定的食品清单,而是在理解食物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与尝试。从尝试新式烹饪手法,到不断用不同食材创造美食的佳话,每一次尝试与努力都在让“衡阳味道”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比如,渣江“假羊肉”用独特的烹饪技艺和罕见的食材搭配,造就了鲜美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数百年间一直被传颂。衡东新塘土菜更是将黄鳝与鸡蛋的搭配推向了新的高度,一道“黄鳝炒鸡蛋”跻身衡东土菜十大名菜之列。

衡阳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合了各种菜系的特点,从徽菜的红烧到川菜的麻辣,再到粤菜的鲜嫩等优点,都被衡阳菜所吸纳,不断地推陈出新。如将叫花鸡与新疆馕坑肉的烹饪方法相结合,创新出令人垂涎的窑鸡;柠檬与酸菜鱼的搭配,形成了风味独特、酸辣开胃的招牌菜品;荔枝与肉丸的结合更是成就了鲜美无比的荔枝肉丸汤等,这些创新之作,每道都深受食客喜爱。

还有南岳素菜,像猴头菇烤的“羊肉串”,冬瓜红烧的“扣肉”,大豆魔芋制品炒的“红烧肉”,将南岳的祝融文化、寿文化、佛道文化融入南岳素菜的菜名和摆盘中,取吉祥平安之意。

此外,不得不提到衡阳创新力最强的米粉。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对于早餐很多人可能抱着“凑合”的心态。而在衡阳,大家更喜欢清早来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粉,让这一天都元气满满。

衡阳的米粉店,诞生了鱼粉、杀猪粉、生汆粉、卤粉、筒子骨粉等多个流派。衡阳鱼粉最讲究的是一个字——鲜,每天采取活鱼现杀、小锅份煮的方式。黄沙古、河老虎、草鱼、荷花鱼等都能成为衡阳鱼粉的原材料。衡阳的鱼粉分量比脸大,鱼比粉多。每吃一口,既有底汤的浓鲜,又有鱼肉的香辣。

衡阳人还善于借“外来粉”丰富品类,创新本土餐饮文化。像源自桂林的卤粉,加重了卤汁的酱香口味,增加了卤水的用量。来自郴州的杀猪粉,改良为柴土灶大锅烹煮,融入衡阳传统“杀年猪”的民俗与特色,成为了地道的“衡阳味道”。

大自然的味道

好山好水好良田,衡米衡菜衡佳肴。

衡阳作为鱼米之乡,物产丰富,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每种食材在大自然的精心安排下,自带鲜明的地域标签。衡阳湘黄鸡、耒阳大和草鱼、衡阳县寺门前猪、祁东黄花菜等获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认证标志,这些高品质的食材为衡阳菜的创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衡阳菜之所以让许多人回味无穷、念念不忘,最主要是因为有“三件宝”——茶油、黄贡椒、米酒,每一样都是画龙点睛的存在。

中国茶油产业,湖南独领风骚,而衡阳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衡阳的茶油种植面积、品质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是中国茶油的核心产区。衡阳茶油不仅是一种油,更是一种珍贵的保健型木本油。茶油拥有高达230℃的烟点,为小炒手法提供了广阔的“施展舞台”。在高温快炒下,茶油能牢牢锁住食材的鲜美,赋予食物特有的清香,保健功能也不会随高温丢失,所以,茶油是鸡、鸭、鱼、猪、牛肉等荤类食材的“黄金搭档”。

衡阳人嗜辣,辣椒在衡阳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衡阳厨师在烹饪中不仅注重开阔的视野和缜密的逻辑,更在技术手法上细腻入微。他们懂得不同菜品需要搭配不同种类的辣椒,使辣椒与食材的“性格”相投。

▲衡东黄贡椒脆肚

例如,小炒肉必用衡阳本地的土青椒,生炒羊肉则需用衡东黄贡椒,而爆炒卤牛肉则适合使用干辣椒,耒阳码头菜则用皱皮辣椒。其中,衡东黄贡椒尤为独特,其颜色橙黄,外观有骨节感,皮薄肉厚,辣度适中、带甜,而不伤胃,成为了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秘密武器”,让衡阳的味道成为了外地无法复制的个性化食材。

西渡湖之酒、衡东米酒、耒阳张飞酒等地方特产也被巧妙地运用在烹饪中。湖之酒香甜可口,既可以去腥增鲜,也是风味独特的地方名酒。

这些衡阳本土优质食材,无论是主料还是配料,都是“衡阳味道”之源。

传承的味道

传承,创新,发扬,这是衡阳菜几十年来不变的定律。推动这个定律的,正是庞大的衡阳厨师群体。

厨师是传承性极强的行业。师带徒、父带子、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在“带”的文化中,衡阳厨师群体一步步发展壮大。

这样的传承不仅体现在厨房里的坚守,更体现在市场的开拓中。从食材到佳肴,需要厨艺;从厨师到老板,需要头脑。这两项本领,很多衡阳厨师兼而有之——他们左手烹制美味,右手经营店铺。

所以,衡阳厨师界有个有趣的“大部分”现象:大部分名菜都成就一家名店;大部分餐饮老板都出身厨师;大部分餐饮老板都深耕味道江湖,极少转行或多元化发展。

餐饮江湖,潮起潮落,大浪淘沙。衡阳菜为什么长盛不衰?可能正源于这一代代名厨对餐饮业的执着与专注。衡阳饭店的风生水起,频频演绎一道名菜成就一家名店的餐饮传奇。

▲辣椒炒肉

“费大厨”在长沙、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地开出110多家直营门店,荣获一线城市最受欢迎湘菜品牌,经典菜品辣椒炒肉一年可售出500万份且连续6年成为长沙必吃菜第一名;“农耕记”在广东、上海、北京等地直营门店数量也扩张到超100家,并强势入驻香港特别行政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菜香根”在北京安营扎寨;“巡湘记”成为上海湘菜地标美食,直营门店超50家,覆盖上海所有核心商圈;“绿草地”在湖南各地及武汉开出门店近80家,首创“明厨现炒”;衡东土菜在全国各地开设了700余家门店并成功走出国门。今天,无论是在中国的哪片土地,都能闻到诱人的衡阳菜香。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衡阳菜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从“青草桥头酒百家”的繁华到如今“鲜、香、辣、精、靓、佳”的特色,衡阳餐饮业始终在湖南乃至全国餐饮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衡阳本土餐饮店已有1.6万余家,年营收突破232亿元。在全国六成以上湘菜店里,有衡阳大厨掌勺。多家衡阳餐饮名店向外强势连锁扩张。在2021年“味道湖南”名菜评选中,衡阳力夺“3金6银”。

一餐一世界,一味一人生。

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召开在即,欢迎大家因“食”而动,为“吃”而游,来衡阳共赴一场味觉的盛宴。


衡阳特色菜推荐

衡阳土头碗、夫之肉、衡东黄贡椒脆肚、茶油土鸡、辣椒炒肉、爆炒鳝鱼、生炒羊肉、火爆腰花等小炒

美食街区推荐

市府路美食文化街区、南华里美食街区、金钟大雁城——弘阳广场商圈、万和城——金柘小区美食一条街、酃湖万达商圈、雁鸣溪夜市等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