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近日公布了“第八届湖南艺术节获奖名单”,衡阳群众文艺斩获“三湘群星奖”7个最佳作品奖、6个优秀作品奖,2个项目类“三湘群星奖”,并有3名同志荣获“三湘群文之星”称号。衡阳市在获奖总数及“最佳作品奖”数量上均居全省第一,创下了历史最佳成绩,展示了衡阳市近几年高度重视群众文艺精品创作的丰硕成果,彰显了我市创新引领全省群文精品创作高质量发展的深厚底蕴。
创作引领 群文精品争艳绽放
在第八届湖南艺术节上,衡阳市的参赛作品覆盖了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合唱、少儿、广场舞等全部赛事艺术门类。其中,音乐类《幸福日子唱着过》《大美蒸湘》、戏剧类《希望》、曲艺类《空城计》、合唱类《祖国慈祥的母亲》《忆秦峨·娄山关》、广场舞《渔鼓咚咚颂盛世》、少儿类《永远的稻田》7个作品获得“最佳作品奖”。音乐类《看我中国少年》、舞蹈类《鱼灯照影思悠扬》《勇士歌谣》、合唱类《这世界多么美丽》《唱支山歌给党听》、广场舞《让爱住我家》、少儿类《隆啊隆》6个作品获得“优秀作品奖”。
为了确保参赛作品的专业性和创新性,我市在12个县市区广泛发动、提早谋划、全民参与。近几年,先后邀请一批国家级专家前来传经送宝,为我市提交的作品创意把脉、点评,在主题构思、艺术表现、舞台呈现等方面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同时,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基层,与演员面对面交流,从技巧、情感、舞台调度等多方面进行细致打磨。
同时,搭建了高端艺术交流平台,举办“群文讲坛,名师请进来”“书香文化馆 名师讲座”等系列活动百余场次,以及群文创作采风研讨培训班数十期,为文艺精品创作提供有力支持。
在精益求精的创作理念下,衡阳市文化馆与各县市区文化馆携手合作,推出了一系列优秀文艺作品,赢得了专家评委和观众的高度赞誉。
服务人民 公共文化赢赞誉
艺术节期间,在省厅的领导下,衡阳市文旅广体局精心策划的每一场舞台艺术类专场演出均免费向公众开放,让艺术的芬芳渗透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在石鼓区万居广场、高新区雁鸣溪广场、雁峰区市府路广场等人潮涌动、交通便捷的地方,3场优秀作品巡演接连上演,吸引了无数市民驻足欣赏。更有1场优秀节目展演,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超过2000万人次的观众共享文化盛宴。
近年来,衡阳市文化馆打造了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如“广场旬旬演 社区周周乐”“雁回天籁”音乐会、“剧院丽影”经典剧目展播、“雁城创意手工市集”以及“和你在一起”文化惠民系列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仅满足了市民对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还提升了衡阳的城市文化品位和形象。
同时,衡阳文化艺术中心、衡阳市文化馆新馆等现代化公共服务场所纷纷启用,常态化对市民开放,成为市民学习、交流、休闲的重要场所。并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运营,丰富了文化供给、提升了服务效能。
此次艺术节上,衡阳市文化馆的“雁回天籁”音乐会以及衡阳县文化馆的“乡村音乐会”荣获项目类“三湘群星奖”,充分展现了衡阳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取得的优异成果。
宣传卓效 全方位覆盖助力活动出彩
艺术节期间,在省厅的领导下,衡阳市文旅广体局发布了大量新闻稿件和专题报道,深入挖掘背后的文化故事和艺术价值。同时,在全省范围内设置了超过500个艺术节主题海报和灯箱广告,特别在衡阳主城区覆盖了城市主干道、商业街区、文化广场、机场、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等关键区域,有效提升了市民对艺术节的认知度和参与度。组织了12场艺术快闪和街头表演活动,吸引了超过10万人次的现场观众,让艺术真正走进了群众生活。
在网络宣传方面,衡阳市进行了多场高清网络直播,并制作了众多短视频内容,吸引了亿万网友的关注。#第八届湖南艺术节#话题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引发热议,讨论量超过千万次。
众志成城 圆满完成使命担当
省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第八届湖南艺术节的筹备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衡阳市文旅广体局作为承办单位,全力以赴投入筹备。衡阳市文化馆作为执行单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奉献的深刻内涵。在40多个日夜里,工作人员克服困难,始终坚守岗位,每一滴汗水都充满着“甘于奉献,尽善尽美”的味道。吴斌、段媛洁、冯秀梅三人在此次艺术节上荣获了“三湘群文之星”,这是我市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长期奉献、卓有影响的优秀代表。
第八届湖南艺术节群众文化活动中,每一场活动都是一次璀璨的文化盛宴,吸引着无数艺术爱好者的目光。而在这光彩夺目的背后,全市群文干部职工以及所有幕后工作人员用汗水和智慧,将艺术的种子播撒在衡阳这片热土上,成功打造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节目,共同编织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衡阳文化画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