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记者从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了解到,今年,我市加强植保植检体系建设,狠抓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发展,做好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工作,确保了重大病虫害不暴发成灾,重大疫情不恶性蔓延。
统计显示,今年全市完成粮食作物病虫草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面积2166.63万亩次,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50.7%,较去年提高1.3个百分点;完成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648万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3.1%,比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确保了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智能化虫情测报灯。
今年以来,我市加强预警监测,持续提升预测预报水平,依托衡阳县、衡南县、常宁市建设的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田间监测点,完善专业仪器设备配置,夯实病虫情监测能力。
▲植保无人机喷施药剂,防治病虫。
目前,全市拥有智能化虫情测报灯13台,性诱监测设备26台。通过加强监测调查,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发布预报预警,准确指导农民开展防治。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积极开展试验示范,全年共建成绿色防控示范区153个,核心示范面积44.3万亩,推广应用面积达到648万亩,市、县两级均开展了水稻、油菜绿色防控试验示范,为我市农药减量增效、科学防治病虫害提供示范样本。通过加强监测调查,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发布病虫情报,突出抓好水稻三虫四病、油菜菌核病的防控,确保了国家粮油安全。通过监测预警、科学指导防控,我市柑橘黄龙病疫情没有大面积扩散;全力做好红火蚁宣传培训与技术指导工作,红火蚁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有效保障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