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赏花,五月收籽。当前正值油菜成熟收割期,我市300多万亩油菜迎来了丰收盛景。广大农户纷纷抓住晴好天气,采取机械化方式收割,田间地头到处是忙碌的身影。目前大部分地区的油菜收割工作已接近尾声。
▲油菜收割机械化。
5月19日,记者走进衡东县霞流镇洋塘村,只见成片的油菜已成熟,菜秆挺拔,挂满了沉甸甸的菜籽角,金黄一片。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响起,一排排成熟的油菜被卷入机械内部,饱满的油菜籽通过卸粮口源源不断地涌入拖拉机的车斗中,随即被运往晾晒场。与此同时,油菜籽壳和秸秆在收割机的处理下,被碾成碎片,直接抛撒还田,化作天然肥料滋养土地。紧跟收割机的旋耕机也快速运转起来,对收割后的田块进行翻耕、平整,旋刀有力地抓地、匀速转动,所过之处,泥土翻滚,清新的泥土芬芳扑面而来。
“如今全靠机械化收割,不仅省时省力,还能节省不少成本!”看着金黄的油菜籽顺利归仓,农户阳湘林满脸笑意,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今年油菜收成比去年更好,我们合作社一共种植了420亩油菜,平均亩产达到了300斤。”
油菜的丰产丰收,让阳湘林对未来的农业生产充满希望。他告诉记者,这批油菜预计2天就能全部收割完毕。之后,他将采用“稻油轮作”的种植模式,立即着手水稻的种植,以此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收入。
油菜是衡阳的主要油料作物。近年来,我市持续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广“稻油轮作”种植模式。这一举措让以往冬季闲置的农田焕发新生,摇身一变成为“收益田”,实实在在地增加了种植户的经营收入。此外,我市还通过强化宣传引导、打造示范样板、落实政策奖补等方式,大力推行油菜机械化收割技术,全力推进油菜机收提质减损工作,油菜机械化收割率超过65%。
(全媒体记者许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