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来临,衡阳抗战纪念馆多了一群朝气蓬勃的新面孔。他们是来自千里之外的上海交通大学的青年学子,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和青春的担当,开展为期三天的志愿讲解服务。7月11日,首批6名同学上岗试讲。
“衡阳是全国唯一的抗战纪念城。1944年爆发的衡阳保卫战,是整个抗战史上最为惨烈的孤城保卫战……”站在庄严肃穆的纪念馆序厅里,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的罗子兰同学声音清晰洪亮,动作自然大方。这份自信,源于其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充足的准备。一同上岗的其他同学们,也都用专注的神情和流畅的讲述,为纪念馆注入了新的活力。
原来,这是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与致远学院联合组织的一次特别的社会实践活动。14名学生专程来到衡阳,通过亲身参与,深化爱国主义教育,触摸历史脉搏,传承抗战精神。为了帮助他们尽快融入角色,7月10日,纪念馆的讲解员周倩为他们量身定制了岗前培训:从讲解技巧、肢体语言表达,到衡阳抗战那段悲壮历史的深度解读。同学们还跟随讲解员的脚步,仔细观看了馆内珍贵的文物与史料,7月12日,纪念馆工作人员又带领学子们远赴衡南县车江镇、雁峰区等地,慰问抗战老兵,让历史见证者与未来传承者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我同时在常宁市白沙镇阳加中学支教,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罗子兰在接受采访时说,“作为一名学生宣讲员,我特别希望能发挥自己的力量,把衡阳保卫战中那些为了民族大义、慷慨赴死的英烈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尤其希望能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爱国的种子。”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罗子兰觉得这个暑假意义非凡。
“硝烟散去,历史不能遗忘,精神更应铭记。”衡阳抗战纪念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入挖掘衡阳保卫战的精神内涵,围绕特定文物和史实,打造有深度、有思想的专业讲解品牌。此次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正是希望青年一代能在这里触摸历史,从伟大的抗战精神中汲取忠诚与奉献的力量,真正接过时代的接力棒。
(全媒体记者胡亚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