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衡阳,烈日炙烤着大地。在湖南利德有陶瓷有限公司30米高的脱硫塔监测平台上,衡阳县生态环境监测站的邓向红、唐力勇身背近30斤采样设备,在高温、高空、高危的“三高”环境中,用专业与坚守为“衡阳蓝”写下生动注脚。
高温淬炼环保初心
上午10时,脱硫塔金属外壁滚烫似火。邓向红率先攀上锈迹斑斑的铁梯,热浪裹挟着脱硫废气扑面而来,汗水瞬间浸透蓝色制服。“设备正常,开始采样!”她紧握滚烫的采样枪,任由汗珠模糊视线。唐力勇紧随其后,制服前襟洇出大片汗渍。一个半小时的连续作业后,两人脱下的制服能拧出半盆汗水,记录本上的字迹被汗水晕染,但每个数据都清晰可辨。“这些数字是企业排污达标的‘标尺’,容不得半点马虎。”邓向红边擦拭仪器边说。
高空书写责任担当
仅1.2米宽的监测平台边缘,铁板间隙可直视数十米高的地面。曾有恐高症的邓向红如今能半跪平台调试设备,当突如其来的热风使平台晃动时,她本能地将采样枪护在胸前。“枪头偏移10公分,半小时采样就作废。”她解释道。唐力勇欲替换同伴休息,却被坚定拒绝:“还有3个点位未测,我熟悉设备。”这份从容背后,是她带领新人攀登几十座高塔积累的底气。
高危见证使命坚守
烟道内潜藏有毒气体,高空作业面临坠落风险,烈日暴晒易引发中暑,每次监测都是与危险的博弈。登塔前,唐力勇反复检查安全带卡扣,邓向红坚持亲自确认“咔嗒”声;采样前,两人共同核对检测仪数值稳定性。“安全是前提,数据是根本。”这句口头禅,他们用行动践行了12年。当最后一组数据采集完成,邓向红轻抚采样枪上沾染的黑色粉尘:“这是企业排放的‘体检报告’,更是我们守护蓝天的‘硬证据’。”
这便是衡阳县生态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的日常。在高温中坚守、在高空中跋涉、在高危环境中逆行,他们用专业和担当,为生态环境监测筑牢“数据防线”。正是无数个像他们这样的监测人,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付出,才让“衡阳蓝”的画卷愈发鲜亮,让生态保护的答卷写满赤诚。
■通讯员吕孝元 邓波 颜文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