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312312345/2017-00707 | 统一登记号 | HYCR—2017—01031 | 文号 | 衡政办发〔2017〕34 号 |
公布时间 | 2017-11-22 | 来源 | 市政府办 | 信息有效期 | 2022-11-17 |
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进一步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相关单位:
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湘政办发〔2017〕19号)精神,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需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建立健全了各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提升保障标准和水平。各县市区制定了城乡低保、临时救助、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困境儿童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救急难等政策措施,有效保障了各类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但是,目前部分县市区还存在政策衔接不够、保障水平与群众需求还有差距等问题。各县市区要继续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力度,织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 网,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
二、进一步加强对重点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
各县市区要加强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的基本生活保障,认真落实2017年农村低保标准与国家扶贫标准“两线合一”的要求,加强制度衔接,实现兜底保障脱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要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按照市政府公布的城乡低保标准,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确保2017年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分别比上年提高10%以上。要加大受灾群众的救助力度,及时调整完善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政策,积极主动做好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加快灾区倒损民房恢复重建,原则上当年倒损住房必须在来年春节前建成入住。要针对遭遇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的群众,进一步落实临时救助制度,全面开展“救急难”工作,建立完善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快速响应机制,解群众燃眉之急。要抓好医疗救助制度落实,开展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活动,做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重病患者医疗救助工作。要认真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全面开展照料护理工作,加强特困供养服务机构照料护理床位建设,确保2017年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比例达30%,到2020年达50%以上,同时将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有关规定的残疾人纳入救助供养范围。要统筹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改善孤儿等困境儿童生活保障条件。要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要在重点节假日期间开展走访慰问活动,采取现金、实物发放和人文关怀等形式,切实解决低保家庭以及建档立卡贫困户、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困难优抚安置对象等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要切实加强对福利院、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等的安全管理,切实消除火灾安全隐患,确保入住困难群众的生命安全。各县市区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同时,要积极落实教育、住房、医疗、就业等专项救助制度,全方位提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
三、继续加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资金投入
各县市区要加大资金投入,根据需要足额预算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在一般性转移支付中,把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放在优先位置,确保政府投入逐年增长,切实做到县级财政兜底保障。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科学合理编制困难群众生活保障资金预算,增加资金有效供给,提升资金使用效益。要及时下拨资金,对上级下拨的救助补助资金,按照规定时限及时拨付到位,对本级预算资金要根据需要及时安排拨付,坚决防止本级财政预算执行不到位的问题。要加强政策衔接,认真落实和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防止物价波动影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要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全面使用湖南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和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加强与扶贫信息系统衔接,准确识别救助对象,提高资金使用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要认真开展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补助资金绩效评价,推进资金使用管理公平公开,建立健全资金监管机制。
四、切实加强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
市、县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要适时调整和充实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和成员单位,加强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统筹协调。各县市区要统一建立健全由政府负责人牵头,民政部门负责,发改、教育、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卫生计生、扶贫、残联等部门和单位参加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强化资源统筹、部门联动,定期研究解决各类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确保上级关于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决策部署在基层得到及时落实。各县市区要进一步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要推行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制定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办法,将社会救助工作中的事务性、服务性工作交由社会力量承办,加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真正打通为群众服务“最后一公里”。
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1月1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