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关乎民生与发展,是市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局按照省局统一部署,从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统筹推进了以上两项工作,通过严密的防控、严格的检查、严厉的处罚,切实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交易秩序。
一、消除壁垒,营造公平参与的准入环境
坚持从源头抓起,消除行政壁垒,确保市场主体同等条件下公平享受市场准入待遇。一是完善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制度。机构改革后,及时调整了衡阳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名单,修订和完善了相关工作制度。与市发改委、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商粮局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对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联合开展清理行动,打造联合审查的工作平台。二是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审查评估。委托湖南中竞评估咨询中心作为第三方机构,通过实地走访、抽查文件、流程查看等方式,逐一评估全市23家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情况,在全省开创了先河。由于审查主体立场中立,能更好地维护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的公正性,目前,已有兄弟市州局来我局交流经验。三是及时消除妨碍公平竞争的行政壁垒。2020年,共梳理全市各级各部门的政策文件8000余份,对涉及市场交易的840个文件进行了公平竞争审查,废止文件13份,适用例外规定2份,清理存量文件381个,及时纠正个别党政部门指定公职人员体检医院等涉嫌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二、利企惠民,维持公平合法的价格秩序
全面开展价格监督检查,确保市场交易价格特别是民生领域的价格在公平合法的秩序下运行。一是稳控防疫物资价格。在新冠疫情防控中打响价格保卫战,通过开展价格专项检查,严厉查处哄抬防疫物资和生活必需品价格的违法行为,共检查药店、超市、农贸市场417家次,查处价格违法行为21起,立案8起,查办并公布了一批高价口罩案。二是落实价格优惠政策。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涉企价格优惠政策,以监督检查为抓手,督促国网衡阳公司释放政策红利2000万元,督促市天然气公司释放政策红利730余万元,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用能成本。三是规范涉企收费行为。开展商业银行和行政事业单位收费检查,查处违规转嫁抵押登记费等问题;行政处罚260余万元,规范了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全市141家转供电主体开展转供电价格检查,清退转供电费72万余元,行政处罚90余万元。四是整顿民生价格乱象。重点整治医疗、教育等领域的乱收费现象,对3家医院开展现场检查,对某学院违规收取毕业生住宿费的行为进行立案,行政处罚175万元。节庆期间,对生活物资、客运票价、旅游门票重点实施价格监督检查,保障市民“菜篮子”“米袋子”价格平稳,打击高端白酒市场价格违法行为。
三、打假治乱,保障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突出问题导向,对仿冒山寨、虚假宣传、刷单炒信以及新型网络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深入整治。一是严打虚假宣传行为。在线开展广告监测,联合城管执法等部门对户外广告开展整治,检查市场主体2126家次,查办案件356起,重点打击夸大医疗、药品、保健品、防疫物品等功效的行为;结合保健食品“护老”专项行动,严查针对老年人的虚假广告,端掉了保健品非法销售窝点22个。二是严查侵权假冒案件。结合知识产权保护“铁拳”行动整治各类侵权假冒问题,精准打击“山寨”混淆、“傍名牌”等违法行为;查处相关案件220余起,罚没542万元,捣毁制假售假窝点4个,协同公安机关,对制假售假较为突出的领域开展联合执法,查获一批假冒名烟名酒和名牌产品,如“晚安”床垫、“美人计瘦身公式”塑身衣、“飘安”牌口罩等,办理一批典型案件,形成了监管震慑。三是严治非法经营现象。推进市场扫黑除恶行动,共检查汽车、建材、家具、农资等专业市场238家次,对水电气、烟草、通讯等领域的16家公用公司进行了行政约谈和告诫,防范商业垄断;整治新型网络不正当竞争,严禁刷单炒信等违法行为,不断规范网络直播带货行为。
四、宣传引导,形成公平至上的舆论氛围
结合“创文”行动,广泛开展宣传引导,大力弘扬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观。一是广泛开展专题宣传。全面宣传普及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公共场所、窗口单位悬挂宣传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设立咨询台,派发资料1.6万余份;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重要节点,开展反不正当竞争知识进乡村、进社区、进广场、进市场、进窗口“五进”行动;通过报纸、微信公众号新老媒介开展普法宣传,引导全社会不断增强依法维护市场公平的价值理念。二是集中曝光典型案例。针对老年人群等重点群体开展重点宣传,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曝光保健食品非法会销行为,引导老年消费者理性看待保健品、合理选择保健品,不断提高防范意识。“4.26”知识产权日在《衡阳晚报》以专版的形式公布了全市侵权假冒10大典型案例,形成了有力的震慑。
三是积极引导社会共治。疫情期间,通过新闻媒体、药店经营者微信群、上门送达等方式发布《关于严守价格政策共同维护疫情防控产品市场价格稳定的提醒告诫通知》3000余份,督促相关市场主体依法经营,杜绝哄抬物价的行为,公布了价格投诉热线电话,办理市民投诉反映、省局交办、市长信箱及网信部门移交的价格、不正当竞争违法线索1000余件,均得到满意评价。
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交易是一项长期任务,其中,价格监管和反不正当竞争尤为重要。当前,我们还未理顺综合行政执法机制,对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识和处置还不够到位,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下阶段,我们将更加重视队伍建设,全面压实监管责任,不断形成执法合力,以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成效优化营商环境,彰显公平正义,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