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提质 争先创优
推动知识产权工作实现大发展
——衡阳市2021年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工作汇报
衡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1月13日)
尊敬的段局长、省局各位领导:
首先,我们衷心感谢各位领导对衡阳市知识产权工作的关心与指导;感谢省局一直以来,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我市市场监管工作的大力支持。在此之前,衡阳市政府黄艳娥副市长多次叮嘱我们,要多向省局汇报,确保知识产权工作与省局的部署和要求对标对表;确保在省局大力支持下,不断打造知识产权工作的特色和亮点。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汇报有关情况。
一、回顾成绩:2021年工作取得了"五大成效"
一年来,衡阳市知识产权工作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按照省局的要求,保数量、提质量,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成效。
(一)知识产权培育覆盖"全"。2021年,我局与衡阳市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申报2021年度知识产权培育资助的通知》,对知识产权扶持政策进行了全面改革,按照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对知识产权工作的要求,设立了23个资助项目,涵盖知识产权重点企业保护试点培育、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培育、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试点培育、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培育、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培育、知识产权国际布局培育、发明专利实施及产业化培育、企业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等方面,由各县市区园区市场监管部门全面推动。截至目前,第一批资助资金426.14万元,已培育64个竞争性项,224个普惠性项目;正在整理第二批资助的培育项目资料,培育工作取得了很好效果,各项指标均得到较快增长。在市局的大力培育、指标和规划下,常宁市知识产权工作有望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表彰激励。
(二)发明专利增长"快"。2021年1-12月,全市专利授权6420件(全省排名第三),同比增长31.18%(增长率全省一类地区排名第二);其中发明专利授权852件(全省排名第四),同比增长116.24%(增长率全省排名第一)。目前我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519件(全省排名第五),同比增长29.38%(增长率全省一类地区排名第一)。此外,我们全力以赴培育专利转移转化,全年共转移转化发明专利254件(见附件),发明专利转移转化数量居全省第一,成为衡阳市知识产权工作的亮点之一。
(三)PCT申请突破"大"。2021年1-12月,全市PCT申请达48件,全省排名第5位;同比增长860%,增长率在全省排名第一。长期以来,我市每年的PCT申请量寥寥无几,难以达到10件,2021年该项指标有望达到60件以上,比近年来新增数量的总和还多,真正实现了井喷式增长。
(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高"。积极搭建平台,畅通渠道,推动金融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成功举办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企对接会,11家企业当场与金融机构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2021年,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2.713亿元,同比增长77.72%,已接近3亿元大关。
(五)知识产权服务站点布局"新"。在高新区、衡南县、常宁市分别设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同时,设立了一个商标窗口,形成"3+1"模式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为广大企业提供专利代办、信息利用、维权援助等服务,全市知识产权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二、总结经验:知识产权工作确保了"五个到位"
知识产权工作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工作,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不断摸索经验、借鉴经验、形成经验、推广经验,按照"五个到位"的要求抓知识产权工作。
(一)重点部署到位。2021年初,我们对国、省知识产权政策要求进行了深入研究,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工作考核指标已发生了明显变化,及时将工作重点由抓发明专利申请量转移到抓发明专利拥有量、国外专利授权量等高价值指标上来。我们充分认识到,专项经费对知识产权培育促进工作的重要性,多方筹集经费,确保知识产权工作专项经费在2020年的基础上增加400万元,达到900万元,在全省除长沙外,处于领先地位。
(二)责任落实到位。以衡阳市知识产权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的名义印发了《2021年衡阳市知识产权促进与保护行动方案》的通知,对全年工作目标进行全面调整、全面部署、全面安排,将责任分解到每个成员单位,明确到分管领导、牵头科室和具体责任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落实到各县市区和园区。
(三)目标明确到位。制定了《2021年衡阳市知识产权促进与保护行动方案》,明确了绩效考核与真抓实干两大考核目标任务。其中绩效考核指标对省里要求的4个考核指标作了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明确了有效发明专利目标(件)等7个细化指标。对于真抓实干和优化营商环境测评,在上述考核指标的基础上,再确定马德里商标申请量或者授权量等14项工作指标,每一项指标均明确了具体内容与数量。
(四)工作调度到位。我们两次到企业和基层开展实地督查,及时掌握工作动态,为下一步工作安排提供依据;及时开会调度,先后召开了5次工作调度会,督促县市区和园区工作人员切实增强工作紧迫感,并将工作目标、工作进度、工作方法烂熟于心,不断提高工作的专业性、方向性和主动性。
(五)沟通协调到位。加强请示汇报,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着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系统性客观难题;与湘潭市局开展了学习交流,借鉴先进市州的经验做法;与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等部门建立常态性联系机制,及时解决和纠正资金申请、使用等方面的问题;与市局其他相关科室加强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三、谋划安排:2022年工作要落实"五尽"要求
2022年,衡阳知识产权工作将突出重点、压实责任、加强调度、形成合力,按照"五尽"的要求,真抓实干、争先创优。
(一)尽早制定工作目标。对全市及各县市区园区,要尽早制定全年的工作目标任务,压实责任。目标要高、目标要实、目标要细,力争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表彰激励。
(二)尽快完善促进政策。出台《衡阳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衡阳市知识产权"十四五"行动计划》,对全市的知识产权工作全面规划、全面规范。在《衡阳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尽快出台2022年衡阳市知识产权培育方案,将全年的工作抓早抓实。
(三)尽心谋划推进措施。认真研究国、省考核指标,吃透考核精神。与县市区党委政府建立工作互通机制,定期通报考核指标进展情况;对工作加强调度;到县市区和园区开展调研指导,通过工作群在线指导。举办专门的业务培训班,请专业老师授课。结合培育项目,开展三期以上督促检查工作。继续配合市绩效办对各县市区、园区进行知识产权考核,加强考核结果运用,对于工作较好的,在项目和资金等方面予以倾斜,年终评比表彰。
(四)尽力完成工作任务。要对照省绩效考核、真抓实干评价和营商环境测评等工作要求,以及国家营商环境测评要求,不折不扣,将各项工作抓好、抓实,对于规定性指标坚决超额完成,对于争取性指标,要想办法推进,力争好的结果。
(五)尽量控制工作风险。在积极开展"蓝天"行动,整治专利代理行风,坚决打击非正常申请,推动全市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杜绝出现负面影响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