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绵阳科技城:探索军民融合创新改革路径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9-30

 

921日,由科技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在四川绵阳启幕,50个国家和地区、700多个单位参展。

  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三届,其以国际开放、科技创新、军民融合的特点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作为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的主办地,绵阳科技城用军民融合的不懈探索和科技创新的成效与科博会相得益彰,为全面改革创新提供实践经验。

  军民融合试验田

  科技城建设既是一项国家实验和国家任务,也是四川省最为重视的全面改革创新平台。自获批国家全面改革创新试验区以来,四川便将成德绵作为重点,带动全省全面创新转型发展,尤其是要求绵阳科技城要率先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方面交出实质性成绩单,实现“三年试验突破”。

  主动适应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总体要求,绵阳科技城坚持将服务保障国防军工科研生产和释放国防科技潜能有机结合,率先开展军民融合企业认定,出台支持军民融合企业产业发展系列政策,设立军民融合企业认定专项资金、军用技术再研发专项资金、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成果转化基金等,鼓励支持军民融合企业发展。

  今年4月,科技城军民融合创客空间启动运营,空间集科技研发、科技信息、成果孵化转化为一体。5月,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揭牌运营,这是科技部授予的全国唯一的军民融合技术交易平台。

  与此同时,科技城还加快军民融合对外开放合作平台建设,举办绵阳科技城产学研协同创新暨成果转化对接大会、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军民结合专项对接会等活动,签约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军民融合项目120余个。

  科技城正迎来军民两用技术成果孵化、转化、产业化的加速期。中电科九所军民融合磁性材料产业园、长虹智慧制造产业、园力神新能源车动力锂电池项目等一大批项目正迅速推进。

  2015年,绵阳新增军民融合企业83家,总数达到446家(含规模以上企业81家),涵盖电子信息、航空发动机等300多个专业领域;实现军民融合企业总产值1690亿元,同比增长12%,销售收入1720亿元,同比增长12%。科技城已初步形成“院所自转、军工自转、院企联转、民企参军”4种军民融合模式,军民融合层次和水平走在了全国前列。

  科技创新新引擎

  一周前,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军转民大赛在绵阳落幕,中国航天、中国航空等12大军工集团首次将创新项目推向资本市场。绵阳科技城成为激发创业创新的策源地。

  绵阳科技城深知,实现军民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不断创新。科技城扎实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国家军民融合创新改革发展示范基地。

科技城推进政府机构、国防科技、民营企业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等军地双向开放,探索建立军民两用技术降密解密机制,逐步实现技术的共享。目前,科技城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已聚集仪器设备1200余台套,服务企业500余家。今年上半年,科技城共签订技术合同186份,同比增长16%,技术合同成交总额2.6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