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5-03-02
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自
通知指出,2014年下半年以来,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等可替代能源价格随国际市场油价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按照现行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将各省份增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每立方米降低0.44元,存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提高0.04元,实现价格并轨。同时,放开直供用户(化肥企业除外)用气门站价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通知明确,化肥用气价格改革分步实施,再给企业一定过渡期。此次化肥用气价格每立方米提高0.2元,同时提高化肥生产用气保障水平,对承担冬季调峰责任的化肥企业实行可中断气价政策。
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天然气生产经营企业要高度重视、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和落实,合理安排天然气销售价格;加强生产组织和供需衔接,切实保障天然气市场供应;加强监督检查,依法查处价格违法行为,维护天然气市场稳定。
业内专家表示:居民用气价格改革要考虑居民承受能力此次价格调整并不涉及居民用气门站价格,因此对居民生活和价格总水平没有直接影响。但是对于下一步天然气价格改革重点的居民用气阶梯价格制度的全面建立,是重要的基础。
尽管目前部分地区已开始试点阶梯气价,但我国绝大多数省市,对于居民用天然气,依然使用的是统一气价,而且这一价格普遍偏低,从而造成了部分用户过度消费的问题。
中国城市燃气协会秘书长迟国敬在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表示:这个气价的补贴是一个不正常的状况,我们现在是为了补贴大家的这种低收入,但是实际上造成的结果就是,用气多的人,享受的补贴更多,所以这样的一个不公平的现象,也要通过阶梯气价来逐渐地解决掉。
今年居民用气改革的重点,将放在全面建立居民用气阶梯价格制度上。目前,试点地区一般采用的是三档阶梯气价,用气量越大、气价越高,三档气价的大致比例是1:1.2:1.5。对此,多数人在表示接受的同时,也希望气价调整能够充分考虑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
此次价格调整,最大的获利方是产业链下游,将显著有利于天然气下游消费的拓展推广,改变因原油下跌带来的天然气“逆替代”局面,推动替代能源热重起。特别是对于使用增量气的用户,包括LNG和CNG加气站、城市燃气、工业用气、燃气发电等行业的新进入者将是重要利好。而增量气与存量气并轨后,下游用户的成本价格将趋同,市场公平度将显著提升。
据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超过18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左右,其中,非居民用气大约在1400亿立方米,居民用气约400亿立方米。专家表示,这次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并轨,将使得用气企业成本下降约300亿元。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存量汽涨了4分钱,但是整个增量汽降到4毛4的情况下,大家在这个基点上拉平,就是总体的气价要大幅度下降,我们算了一算,就是市场大概能够得到的好处,大概在将近300亿人民币(6.2584, -0.0111, -0.18%)。以玻璃生产企业为例,每立方米增量气下调0.44元,可以带来燃料成本每吨节省70元,存量气上调0.04元,成本上涨6.4元/吨,增量气成本减少要远大于存量气使用成本的上涨。因此用气成本的大幅减少,也将提升工业企业的用气积极性,但专家也表示,虽然预计用气企业总体减负300亿元,但对于不同的企业,也将存在差异,因此这次价格调整也将考验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姜润宇:如果本来是利用效率高,承受能力强的企业,他们会很好地过渡过去,但是对于那些承受能力差的,利用效率低的企业,可能是过不了这一关,但这也反映了我们这次改革,由市场来决定资源配置的这么一个趋向。专家还表示,这次价格改革,一方面将使用气企业成本出现下降,同时也将对天然气供给企业产生深远影响。目前我国天然气的市场供给仍然主要集中于大型央企,未来国家还将向更多的民营企业开放天然气市场,形成市场的多元化供给和有序竞争。
外电媒体评论说:天然气价格下降对于中国和印度等国可能是好消息。它们正考虑如何在电力系统中减少煤炭的用量以降低空气污染。中国能源巨头如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都在抢购售价便宜的、今春交割的液化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