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衡阳市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问题和建议

来源:高技科 发布时间:2017-10-27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进一步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的指示和市委、市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五个新衡阳”提供科技支撑的要求。我委采取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走访等形式,对全市7县5区及高新区、松木经开区、白沙工业园和衡山科学城共50家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情况进行了调研。进一步掌握了我市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现状,梳理了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理清了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思路。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

  总体来看,我市企业技术创新的势头良好,主要表现为四个不断提升。

  一是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意见》、《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关于加快实施创新引领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市的意见》、《衡阳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和《衡阳市专利资助办法》等文件,从人才引进、平台创建、税负减免、资金奖补等方面不断加大对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扶持引导。在此基础上,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创新能力专项、技术改造专项、科技专项等国家、省、市项目资金,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难。在调研的50家企业中,有28家享受了税收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有32家企业累计获国家、省、市资金支持8869万元。

  二是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近年来,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下,我市企业主自觉变观念,以创新求发展,向科技要效益,积极主动开展技术创新。从调查的50家企业来看,有36家企业成立了企业技术中心,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1家。有45家企业近3年来年度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和年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保持持续增长态势,有26家企业年度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销售总额比例在5%以上,有31家企业年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销售总额比例在3%以上。截至目前,50家企业共有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12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313人,中级职称548人,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团队人员20人以上的企业有24家,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在400万以上的企业有23家。

  三是企业技术创新的质量不断提升。近年来,通过政府持续支持引导和企业自身不断加大投入,技术创新的质量不断提升,一批批高质量的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从调查的50家企业看,有26家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称号,2015年至今,共申请专利271项,共获得专利授权249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02项。共获国家级科技奖项10项,获省级科技奖项22项,获市级科技奖项36项。其中,湖南大三湘茶油股份有限公司“油料功能脂质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2015年获得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油料功能脂质高效制备关键技术与产品创新”201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南天雁机械有限公司“11L(6DM)大功率柴油机涡轮增压技术开发”2015年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 2.0L柴油机涡轮增压技术开发”,2016年获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1.5L电控可变截面涡轮增压技术开发” 2016年获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科技术进步一等奖。

  四是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市企业积极运用技术创新成果,努力开发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把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新动能。在调查的50家企业中,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先后研发世界首台1000kV发电机变压器、1000kV级世界最大容量的单相1000MVA特高压变压器和320Mvar特高压电抗器等重点新产品300余项,通过国家级新产品鉴定102项,其中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2项,国际先进水平40项,始终保持着业内龙头企业的地位,产品远销欧洲、非洲、美洲、中东、东南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共有37家企业新产品年销售额占年销售总额的比例在50%以上,其中建滔(衡阳)实业有限公司、衡阳风顺车桥有限公司、湖南大三湘茶油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年销售额上亿的企业新产品销售额占比均在75%以上。南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湖南乐福地医药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科技含量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新产品利润率均在10%以上,远高于传统产业新产品5%左右的利润率。

  二、我市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有待加强。在当前国家转方式调结构,大力推进“双创”工作的形势下,我市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我市是老工业城市,现有企业多数是改制而成,企业自身包袱重,开展技术创新成本高、见效慢、风险大,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投入意愿。2016年,全市纳入高新产业统计企业334家,研发经费投入为41.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3.5%,占比不足4%。远低于发达国家8%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水平。

  二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方式有待改进。我市企业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产品技术含量普遍不高,在产业链和市场中处于下游地位。往往是上游企业或者市场提出了一个新标准或者新要求,企业才被动的开展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来进行匹配。这种来料加工式的技术创新,虽然能降低风险,但是缺乏前瞻性和系统性,无法形成企业自身的创新链和标准体系,难以提高企业在产业链和市场中的地位。

  三是政府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推进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市的决定》和《关于深化人才发展机制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五个新衡阳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从人、财、物等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对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企业普遍比较认可。但从整体来看,我市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仍然偏少,在个别领域甚至呈下降趋势。支持方式多为在企业获得荣誉和奖项时一次性给予,缺乏后续支持和服务,不利于持续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有部分企业反映,政府部门在落实文件中规定的奖励政策时效率不高,需要企业反复协调,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三、推动我市企业技术创新的几点建议

  (一)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创新的规划引导。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创新驱动理念,围绕“五个新衡阳”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强对创新工作的规划和引导。要不断完善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措施,着力营造科技兴市的大气候。一方面认真对接一带一路、双创等重大发展战略,结合我市传统工业基础的实际,以“十三五”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等形式为我市企业创新指明方向,完善各项促进技术创新的措施,加大政府对创新的投入力度,积极为企业提供服务,做强做大电力、钢铁、化工等支柱产业。另一方面要坚持面向基层,做好协调引导工作,采取论坛、观摩、座谈等形式引导我市企业与国内、省内、市内行业领先企业加强沟通交流,学习先进理念,转变思想观念,促进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和帮助企业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进一步提升产业、产品的高新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二)要努力为企业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环境。要认真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营造企业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通过制定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吸引科技人才、推进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创建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技术市场、科技信息中心、知识产权代理等配套齐全、服务良好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为企业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制度、技术保障。要加大对已经制定的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执行力度,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的服务职能,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三)要进一步完善多渠道投入的创新投入体系。引导全社会多方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优惠政策做扶持的全社会科技创新发展投入体系。一是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整合科技发展资源,改进使用方式,提高使用效率,重点支持一批技术先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前景良好的企业。二是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通过宣传教育、经济杠杆、政策措施和约束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企业主动增加科技投入。三是政府牵线搭桥,定期举办支持技术创新的银企洽谈会,促进银企合作。特别是对经认定的省级、市级技术研发机构、主要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大力给予资助。四是进一步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财税政策支持力度。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支持企业技术进步、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在许可范围内,大力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四)进一步提高企业人才队伍质量。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人才是创新的关键,高层次复合型的人才是实现科技创新目标的前提和基础。一是要通过宣传教育、政策引导、奖励制度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企业领导者的科技创新意识。二是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更加厚爱、关心科技人员,形成尊重和珍惜人才的浓厚社会氛围。三是要尽可能多地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建立和完善各个行业的科研研发机构,不拘一格引进有一定专长的科研高端人才和产业技术骨干带头人,对掌握高端技术、具备经营头脑和发展眼光的领军人物要加大政策激励力度。四是要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多渠道、大面积地培训技术人才,大力培养和引进高级技工和技师,尽快解决改善目前企业人才缺乏、结构欠优的状况。五是要抓住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三个关键环节,认真贯彻我市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让爱惜人才、保护人才、用好人才落到实处。六是要努力给予科技人员较为宽松的发展空间,鼓励和引进科技人员用技术入股,使他们也能得到企业成长带来的利益,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五)要进一步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随着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大力推进,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商标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会在数量上不断增加,层次上逐步提高。因此,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专利事务所、技术交易市场等社会化服务机构,为各类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提供服务和支持,大力培植一批国家级知名品牌和省级知名品牌。另一方面,在知识产权拥有者做好自身保密工作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知识产权主管部门与工商、文化、公安、司法等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依法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转思路。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科技强市的理念,认真规划科学引导。企业要破除安于现状,害怕创新有风险的观念。向行业领先企业和院校学习,掌握前沿技术动态,能把创新风险降到最低,要利用国家政策支持的大好时机,积极对接国家政策,大胆投入,靠创新发展自身。

  转方式。政府要转变支持方式。(多渠道投入、改一次性奖励为每年投入支持研发项目)。企业要转变创新方式(变来料加工为基础性前瞻性创新性研究。)

  转作风。各职能部门要转变作风,由等企业上门变为深入企业掌握实际情况,主动靠前服务。要帮助企业引进人才、保护知识产权、帮助企业享受政策规定的红利。

  (一)科技创新意识有待加强,科技投入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面对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来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部分领导干部的科技创新意识不强,对如何发挥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认识还不到位,对科技投入的力度还不够;部分县(区)的科技三项经费没有按照法定要求完全足额到位,年度科技投入未达到本级财政支出比例的1%,企业技术创新工作需要进一步引起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二)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不高,品牌自主创新亟待加强。由于我市工业基础薄弱、总量偏小,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由于自身的科技资源和创新资金缺乏、技术研发能力薄弱、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等因素影响,致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低、科技成果转化运用速度不快。企业能打得响的产品品牌不多,特别是能起支撑作用的高新技术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数量很少;企业争创国家、省著名商标的意识不强,产品产业化程度不高,规模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三)鼓励企业研发优惠政策落实力度不够。《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有关科技研发经费抵扣税收政策和实施细则虽已出台,但我市还缺乏具体的实施办法,以致一些企业还未能享受并利用此政策来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力度。 (四)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市企业技术创新形成较大冲击。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到了我市多数企业,致使这些企业产品积压、或产品价格下降,企业效益下滑。这既对企业技术创新、研制新产品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企业用于技术创新的投入难度。 (五)科技人才缺乏。虽然我市近年来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措施,大力引进和培养各类科技人才,但我市企业的科技人才仍比较匮乏,尤其是缺乏领军型人才。部分科技人员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不断更新的科研素质,难以取得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难引进、留不住”等原因导致了现有的科技人才流失,结构不合理等现象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使我市企业整体技术创新水平不高。 四、意见建议 针对我市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进一步开展好企业技术创新,促进我市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广泛有效地开展,帮助引导企业或通过科技研发自主创新,或通过引进消化后集成创新,或直接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提升产品竞争力,应对挑战,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建议各级政府继续宣传和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和方针,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不断完善推进企业科技进步的措施,着力营造科技兴市的大气候,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一方面要从宏观上对经济建设主战场和我市传统工业基础的实际进行结构调整的科学决策和规划,完善各项促进科技进步的措施,加大政府对科技的投入力度,积极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做强做大茶、林、矿等支柱产业;另一方面要坚持面向基层,做好协调引导工作,促进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和帮助企业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挥企业实施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升产业、产品的高新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二)进一步为企业技术创新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认真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营造企业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通过制定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吸引科技人才、推进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创建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技术市场、科技信息中心、知识产权代理等配套齐全、服务良好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为企业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制度、技术保障。建议各级政府加大对已经制定的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执行力度,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的服务职能,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三)进一步建立完善多渠道投资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引导全社会多方增加科技创新投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优惠政策做扶持的全社会科技创新发展投入体系。一是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整合科技发展资源,改进使用方式,提高使用效率,重点支持一批技术先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前景良好的企业。二是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通过宣传教育、经济杠杆、政策措施和约束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企业主动增加科技投入。三是政府牵线搭桥,定期举办支持科技创新的银企洽谈会,促进银企合作。特别是对经认定的省级、市级技术研发机构、主要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大力给予资助。四是进一步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科技、财税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支持企业技术进步、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在许可范围内,大力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四)进一步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随着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大力推进,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商标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会在数量上不断增加,层次上逐步提高。因此,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专利事务所、技术交易市场等社会化服务机构,为各类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提供服务和支持,大力培植一批国家级知名品牌和省级知名品牌。另一方面,在知识产权拥有者做好自身保密工作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知识产权主管部门与工商、文化、公安、司法等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依法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五)进一步加强企业科技队伍建设。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人才是创新的关键,高层次复合型的人才是实现科技创新目标的前提和基础。一是要通过宣传教育、政策引导、奖励制度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企业领导者的科技创新意识。二是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更加厚爱、关心科技人员,形成尊重和珍惜人才的浓厚社会氛围。三是要尽可能多地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建立和完善各个行业的科研研发机构,不拘一格引进有一定专长的科研高端人才和产业技术骨干带头人,对掌握高端技术、具备经营头脑和发展眼光的领军人物要加大政策激励力度。四是要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多渠道、大面积地培训技术人才,大力培养和引进高级技工和技师,尽快解决改善目前企业人才缺乏、结构欠优的状况。五是要抓住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三个关键环节,认真贯彻我市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让爱惜人才、保护人才、用好人才落到实处。六是要努力给予科技人员较为宽松的发展空间,鼓励和引进科技人员用技术入股,使他们也能得到企业成长带来的利益,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对于技术实力雄厚,依托单位资金保障充裕的部分优质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要重点做好引导工作,帮助企业技术中心把研发工作和国家一带一路、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布局、“双创”、“互联网+”等重大政策结合起来,选择国家急需的领域进行研发,既能使研发成果迅速转变为国家急需的产品,又能获得国家的支持与奖励。

  对于部分具有潜力,但依托单位投入经费有限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政府应当在运营经费上每年予以一定的支持。帮助企业技术中心留住人才,深入开展研究。

  对于少数依托企业面临破产的企业技术中心,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坚决予以撤销。避免出现僵尸技术中心。

  企业年销售收入增加或持平,利润却大幅下降的现象。

  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利润率很难超过10%,生物医药、新材料利润率普遍超过30%

  湖南国能电气有限公司(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钻石模纸绝缘自粘缩醛漆包换位半硬导线,科技部,2016年11月)

  (柔性双肢变截面空心墩施工技术研究 中国质量评价协会优秀科技成果奖 中国质量评价协会2015.12.2。 机制砂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研究 中国质量评价协会优秀科技成果奖 中国质量评价协会2015.12.2。南方多雨地区SMA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中国质量评价协会优秀科技成果奖 中国质量评价协会2016.12。浅埋偏压充填软塑性岩溶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中国质量评价协会优秀科技成果奖 中国质量评价协会2016.12)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企业科研意愿不强,研发投入不足。在当前国家转方式调结构,大力推进“双创”的形式面前,我市企业顺应潮流,抢占先机的意识不强,对科研工作的重视和投入不够。2016年,全市纳入高新产业统计企业334家,研发经费投入为41.4亿元,同比下降11%。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3.5%,占比不足4%。远低于发达国家8%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水平。

  2、对创新平台的资金支持偏少,方式有待改进。目前,发改高技口对创新平台的支持主要集中在每年向省发改委申报省预算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专项资金,能够支持的平台个数和每个平台获批的资金数都非常有限。此外,从目前我市已有的创新平台奖励政策来看,主要是在平台创建成功后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对平台的运行和发展缺乏持续性的关注和支持。

  3、现有的创新平台激励政策没有完全落实。近年来,我市先后颁布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等文件,规定了对创新平台的一系列奖励措施。但在工作中我们发现,这些奖励措施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完全落实,企业和科研单位未能全面享受政策带来的红利。

  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主要是做到“三转”:

  一是转思路。积极向企业宣传国家“双创”有关政策,采取论坛、观摩、座谈等形式引导我市高新技术企业与国内、省内、市内行业领先企业加强沟通交流,学习先进理念,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科研工作的重视,自觉加大科研投入,提高产品技术附加值,增强企业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转方式。适当增加对创新平台的资金支持,将现有一次性奖励政策调整为每年给予创新平台一定的运营经费支持。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创新平台的稳定性和凝聚力。另一方面便于及时掌握创新平台运营状态,加强对资金和创新平台的管理。

  三是转作风。加强服务意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帮助打通政策落实的瓶颈,指导企业用好用足奖励政策,全面享受政策红利,增强企业建设创新平台,提升科研水平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