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衡阳市“十三五”物流业发展规划

来源:市发改委 发布时间:2016-11-10

衡阳市“十三五”物流业发展规划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根据《衡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二五”以来,我市物流业保持较快增长,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基础设施条件和政策环境明显改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物流业已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全市社会物流总额2015年达到0.74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180%,年均增长22.8%。物流业增加值2015年达到183亿元,比2010年增长80%,年均增长12.5%,物流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7.8%。物流业吸纳就业人数不断增加,直接从业人员从2010年的3.2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4.5万人,年均增长7.2%。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物流企业50家,营业过亿元的企业4家,2A级以上物流企业18家。

  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物流设施投入和物流企业资源整合步伐进一步加快,形成了一批所有制多元化、服务网络化和管理现代化的物流企业。物流企业技术装备条件明显改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快速推进,装卸搬运、分拣包装、加工配送等专用物流装备和智能标签、跟踪追溯、路径优化等技术逐步推广。2A级以上物流企业从2家增加到18家。传统运输业、仓储业加速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和国际物流等领域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截至2015年底,全市铁路通车里程525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2.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72公里;内河三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127公里;内河港口7个,拥有千吨级及以上泊位7个;南岳机场已于2014年通航。全市营业性库房总面积达100万平方米,白沙、松木两大物流园及茶山、三塘、云集三大物流中心初具规模。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国家《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制定出台了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湖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出台了一批重大物流工程规划和配套措施。市政府出台了《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奖励办法》,从用地、规费、财税等方面扶持现代物流发展。社会物流统计制度逐步建立,标准化工作有序推进,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加强,物流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入。

  总体上看,我市物流业已步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但是,物流业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主要表现为:一是物流成本高、效率低。2015年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高达17.3%,高于发达国家水平1倍左右。二是物流社会化程度不高,阻碍物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未打破。企业自营物流比重高,物流企业规模小,还没有形成网络化经营,先进技术推广速度缓慢,物流标准难以统一,迂回运输、资源浪费的问题突出。三是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现代化仓储、多式联运转运等设施不足,信息化程度低,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物流园区体系尚未建立,高效、顺畅、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尚不健全,物流基础设施之间不衔接、不配套问题比较突出。四是政策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市场秩序不够规范。已经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落实,针对物流企业的乱收费、乱罚款问题仍然存在,企业不正当竞争缺乏监管协调机制。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物流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面临的形势。

  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网络信息技术革命带动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物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去产能、补短板、促流通。迫切要求我市形成一批深入参与区域分工、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支撑,也需要优化我市物流网络与功能布局,畅通物流大通道,创新物流模式,对接珠三角、长三角、北部湾等经济区。

  物流需求快速增长。我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增速稳定在4.5%左右,农业现代化对大宗农产品物流和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需求不断增长。全市工业转型升级继续推进,新型工业化要求加快建立规模化、现代化的供应链物流服务体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增速在12%以上,居民消费升级以及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迫切需要建立更加完善、便捷、高效、安全的消费品物流配送体系。此外,电子商务、网络消费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快递物流等需求也将继续快速增长。

  新技术、新管理不断出现。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不断发展并在物流业得到广泛运用,为广大生产流通企业提供了越来越低成本、高效率、多样化、精益化的物流服务,推动制造业专注核心业务和商贸业优化内部分工,以新技术、新管理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体系日益形成。物流企业借助新技术、新管理,可快速提升物流服务能力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反之,物流企业跟不上新技术、新管理发展的步伐,则将在市场竞争中掉队。

  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强。随着社会物流规模的快速扩大、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形势的加重、城市交通压力的加大,传统的物流运作模式已难以为继。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必须加快运用先进运营管理理念,不断提高信息化、标准化和自动化水平,促进一体化运作和网络化经营,大力发展绿色物流,推动节能减排,切实降低能耗、减少排放、缓解交通压力。

  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凭借先进的管理技术、专业化作业水平,快速占领市场份额,对我市物流企业构成强大的威胁;省内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深入推进,三市联合建设现代物流系统步伐加快,物流企业和设施等要素逐步向长株潭综合交通枢纽汇集的趋势更加明显,对我市物流业形成竞争压力。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减轻资源和环境压力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积极营造有利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着力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加快提升物流业发展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为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物流服务保障。

  (二)主要原则。

  市场运作,政府引导。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积极发挥政府在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方面的引导作用。

  优化结构,提升水平。加快传统物流业转型升级,建立和完善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扭转“小、散、弱”的发展格局,提升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

  创新驱动,协同发展。提升技术装备和物流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创新运作管理模式,提高供应链管理和物流服务水平,形成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金融业协同发展的新优势。

  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鼓励采用节能环保的技术、装备,提高物流运作的组织化、网络化水平,降低物流业的总体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左右,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左右。第三方物流比重明显提高,力争达到30%以上。新的物流装备、技术广泛应用。

  物流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一体化运作、网络化经营能力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和供应链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和物流服务品牌,国家A级物流企业达到30家以上,其中年物流收入过2亿元的物流企业2-3家,过1亿元的达到8家以上。

  物流基础设施及运作方式衔接更加顺畅。物流园区网络体系布局更加合理,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共同配送等现代物流运作方式保持较快发展,物流集聚发展的效益进一步显现,建成物流收入过10亿元物流园区(中心)2-3个。

  物流整体运行效率显著提高。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由2015年的17.3%下降到15%左右,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和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专栏1:衡阳市“十三五“时期物流业发展主要指标

目标

2015年

“十三五“期末

1.全社会物流总额(万亿)

0.74

1.17

2.物流业增加值(亿)

183

295

3.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7.5%

8.0%

4.物流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17.8%

20.0%

5.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

17.3%

15.0%

6.物流从业人数(万)

4.5

5.1

7.A级物流企业数量(家)

18

30

  三、主要任务

  (一)优化物流发展总体布局。

  围绕“开放带动、基础先行、兴工强农、创新发展”战略要求,结合全市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特色,在有效整合资源、强化集约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中心城区核心物流区以及各县市县城或经济重镇的物流服务,构建“一核多点”物流发展格局。以2个高速公路环、3条客货铁路线、1条千吨级水路、1个空港构建多式联运网络系统,打造物流核心动力节点,优化二级节点,扩展辐射服务区域,畅通产业对接区大动脉。[gefu1] 中心城区物流本着重点服务中心城区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需求,兼顾辐射满足县域经济发展需要,在城区周边规划建设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物流设施,形成以白沙、三塘、松木、茶山等节点为支撑的环形物流服务网络;各县原则上规划建设一个以县城或工业重镇为基地的物流中心,服务县域经济和城乡居民生活需要,并对接中心城区核心物流区,形成全市统一的物流服务骨干网络。在推进重点物流区域发展和重点物流园区(中心)建设的同时,结合各地物流业发展实际,强化物流业发展与城市规划、产业结构、节能降耗、交通管理、居民生活等方面的有机衔接,合理布局配送节点,形成层次清晰、衔接合理、运作高效的现代物流网络,促进全市现代物流业布局与区域产业发展、城乡居民生活需求相适应。通过合理布局物流设施,将各物流节点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推进产业集聚发展,防止同构竞争,实现资源最大利用。

  (二)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合理规划布局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完善综合运输通道和交通枢纽节点布局,构建便捷、高效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提升物流体系综合能力。加快南岳机场货运功能建设,大力发展空港物流。加强新建铁路、港口、机场、公路和管道转运设施、高速接驳线[gefu2] 的统一规划和建设,优化站场布局,完善中转联运设施和集疏运体系,促进多种运输方式顺畅衔接和高效中转,提高物流业整体运作效率。加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建设,促进物流业集聚发展,打造区域物流园区、物流中心服务品牌,提升衡阳物流服务影响力和知名度。在中心城区和工业园区周边改造和新建一批现代化仓储设施和配送中心,在城市社区和村镇布局建设共同配送末端网点,优化城市商业区和大型社区物流基础设施的布局建设,形成层级合理、规模适当、需求匹配的物流仓储配送网络。进一步完善应急物流基础设施,积极有效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以及重大安全事故。

  (三)大力提升物流社会化、专业化水平。

  鼓励制造企业分离外包物流业务,促进企业内部物流需求社会化。鼓励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深化战略合作,建立与新型工业化发展相适应的制造业物流服务体系,形成一批具有全国采购、全国配送能力的供应链服务商。优化制造业、商贸业集聚区物流资源配置,构建中小微企业公共物流服务平台,提供社会化物流服务。鼓励运输、仓储等传统物流企业向上下游延伸服务,推进物流业与其他产业互动融合,协同发展。着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引导传统仓储、运输、货代、快递等企业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和技术装备,提高服务能力;支持从制造企业内部剥离出来的物流企业发挥专业化、精益化服务优势,积极为社会提供公共物流服务。鼓励物流企业功能整合和业务创新,不断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积极发展定制化物流服务,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物流需求。进一步优化物流组织模式,积极发展共同配送、统一配送,提高多式联运比重。

  (四)进一步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

  加强北斗导航、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先进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加快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发挥骨干物流企业整合能力,打通物流信息链,实现物流信息全程可追踪。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推进社会物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支持运输配载、跟踪追溯、库存监控等有实际需求、具备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物流信息平台发展,鼓励各类平台创新运营服务模式。进一步推进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整合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海关、检验检疫等信息资源,促进物流信息与公共服务信息有效对接,鼓励区域间和行业内的物流平台信息共享,实现互联互通。大力推广物联网技术在多式联运、大型物流园区、城市配送、冷链物流等方面的应用,探索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物流环节的全过程管理,不断提高物流智能化水平。

  (五)推进物流技术装备现代化和标准化建设。

  鼓励物流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提高作业效率和能力。加快食品冷链、医药、烟草、机械、干散货、危险化学品等专业物流装备的利用,提升物流装备的专业化水平。积极推广使用标准化、厢式化、专业化的公路货运车辆,逐步淘汰栏板式货车。加强物流安全检测技术与装备的推广应用。鼓励优势物流企业开展专业类物流标准的制定工作,形成一批对全国物流业发展和服务水平提升有重大促进作用的物流标准。注重物流标准与其他产业标准以及国际物流标准的衔接,加大物流标准的实施力度,努力提升物流服务、物流枢纽、物流设施设备的标准化运作水平。调动企业在标准制修订工作中的积极性,推进重点物流企业参与专业领域物流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制定和标准化试点工作。加强物流标准的培训宣传和推广应用。

  (六)积极推动国际物流发展。

  加强机场、铁路、公路等各类口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以衡阳综保区为先导,结合发展国际贸易,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跨境物流体系和走廊建设,加快物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增强进出口货物集散能力。加快推进联通国内主要经济区域及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物流通道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努力形成衡阳至北部湾经济区、衡阳至珠三角、衡阳至长三角、衡阳经长沙至中亚铁路大通道、湘江黄金水道等若干条货畅其流、经济便捷的跨区域物流大通道。加强与沿海、沿边口岸的战略合作,提高国际物流便利化水平。建立口岸物流联检联动机制,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积极构建服务于全球贸易和营销网络、跨境电子商务的物流支撑体系,为市内企业“走出去”和开展全球业务提供物流服务保障。支持优势物流企业加强联合,构建国际物流服务网络,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物流企业。

  (七)大力发展绿色物流。

  优化运输结构,合理配置各类运输方式,提高铁路和水路运输比重,促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甩挂运输、共同配送、统一配送等先进的物流组织模式,提高储运工具的信息化水平,减少返空、迂回运输。鼓励采用低能耗、低排放运输工具和节能型绿色仓储设施,推广集装单元化技术。加强危险品水运管理,最大限度减少环境事故。鼓励包装重复使用和回收再利用,提高托盘等标准化器具和包装物的循环利用水平,构建低环境负荷的循环物流系统。大力发展回收物流,鼓励生产者、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联合开展废旧产品回收。

  四、重点工程

  (一)物流园区工程。

  在严格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加快整合与合理布局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推进物流园区(中心)水、电、路、通讯设施和多式联运设施建设,加快现代化立体仓库和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周边公路、铁路配套,推广使用甩挂运输等先进运输方式和智能化管理技术,完善物流园区管理体制,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结合我市区位特点和物流需求,重点建设中心城区“二园区三中心”,通过对现有物流设施的改造升级和新建一批物流工程,推进白沙洲综合服务型、松木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和茶山、云集、三塘三个商贸服务型物流中心建设;同时,在全市建设一批农产品、农资、钢铁、煤炭、汽车、医药、冷链、危险货物运输、快递等专业类物流中心,发挥物流中心的集聚功能和示范带动作用,提高物流发展的效率。

专栏2:物流园区工程

(1)在完善现有“二园区三中心”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加快整合和合理布局物流园区,着力打造2-3家省级示范物流园区。

(2)主要建设松木、常宁等与特色产业和相关产业配套的物流园区。

(3)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立体仓库,推广应用甩挂运输等先进运输方式,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多式联运工程。

  依托现有港口、铁路和公路货站、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多式联运设施建设,构建能力匹配的集疏运通道,配备现代化的中转设施,建立多式联运信息平台。完善铁路、公路货场集疏运设施,提升铁路场站通道能力。推进衡阳铁路口岸和广铁松木货场建设,发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作用,推进集装箱场站建设。构建与铁路、机场和公路货运站能力匹配的公路集疏运网络系统。发展公铁联运、公水联运、陆空联运,加快推进大宗散货集装箱多式联运,重点解决铁路与公路、航空与地面交通等枢纽不衔接以及各种交通枢纽相互分离带来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多次搬倒、拆装等问题,促进物流基础设施协调配套运行,提高运输效率。

专栏3:多式联运工程

(1)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加强基础条件建设,在全市加快推广多式联运和甩挂运输。重点支持衡阳港、白沙洲物流园、云集空港物流园、衡阳铁路口岸综合物流园、衡缘物流中心、常宁水口山有色金属物流园等园区,建设港口、铁路、公路相结合的集疏运基础设施,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构建与铁路、港口、机场和公路货运站能力相匹配的公路集疏运网络。

(2)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促进公铁、公水等多种运输方式间的有效衔接和一体化运输。

  (三)农产品物流工程。

  加大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和维修改造力度,满足粮食收储需要。引进先进粮食仓储设备和技术,切实改善粮食仓储条件。积极推进粮食现代物流设施建设,发展粮食储、运、装、卸“四散化”和多式联运,建成一批适应散粮散卸的主要粮食物流站点。加强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支持大宗鲜活农产品产地预冷、初加工、冷藏保鲜、冷链运输等设施设备建设,形成重点品种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提升批发市场等重要节点的冷链设施水平,完善冷链物流网络。依托各类生鲜农产品优势产区、重要集散地和集中消费地区,建立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逐步建立冷链物流产品监控和追溯系统。

专栏4:农产品冷链物流工程

(1)冷库建设。整合现有低温储藏设施,建设一批设施先进、节能环保、高效适用的冷库,重点在满足全社会对储藏设施的需要。

(2)低温配送处理中心建设。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在商贸市场及城镇周边规划建设一批具有低温条件下中转和分拨功能的配送中心,集中完成肉类及果蔬分拣以及包装、配载等处理流程。

(3)融合冷藏、冷链的蔬菜、家禽集中加工与配送中心。建设3-4个瓜果蔬菜以及家禽肉类的洗净、加工、分包与营养调配的门到门配送中心,减少农副产品的损耗,保证餐桌安全。

(4)冷链运输车辆。鼓励大型冷链物流企业购置冷藏运输车辆,大幅度提升生鲜农产品的冷链运输率。

  (5)冷链物流企业培育。以企业为主体,重点支持华耀城、白沙洲物流园等创新物流服务模式,加强资源整合,强化资产重组与战略合作,按照规范化、标准化动作的要求,建设全程温控和可追溯系统。

  (四)制造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工程。

  围绕建设工业重镇,支持建设与制造业企业紧密配套、有效衔接的仓储配送设施和物流信息平台,鼓励省级以上工业园和各类产业聚集区配套建设公共外仓,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服务,建设第三方供应链管理平台,为制造业企业提供资源计划、采购物流、入厂物流、交付物流、回收物流、供应链金融以及信息追溯等集成服务。加快发展具有供应链设计、咨询管理能力的专业物流企业,支持物流企业的供应链服务创新,[gefu4] 着力提升面向制造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服务水平。支持物流企业成为制造企业的区域级仓储、配送、调度与加工中心,充分发挥衡阳市在制造业中的物流服务性功能。

专栏5:制造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工程

(1)支持建设与制造业企业紧密配套、有效衔接的仓储配送设施和物流信息平台,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

(2)鼓励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服务,建设第三方供应链管理平台,着力提升面向制造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服务水平。

(3)扶持区域内外物流企业的兼并、合并与重组,提升服务能力,融入产业链的发展,着力对接长三角、珠三角和北海湾的产业服务功能。

  (五)资源型产品物流工程。

  依托煤炭、铁矿石、钠长石等重要产品的生产基地和市场,加快资源型产品物流集散中心和物流通道建设。推进煤炭进出通道建设,重点建设耒阳、祁东煤炭储配基地和物流节点。加强铅、锌、铁矿石、钠长石等重要矿产品物流设施建设。围绕资源型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与其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及库存管理相适应的物流设施,提高服务保障能力。

  (六)城乡物流配送工程。

  加快完善城乡配送网络体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物流园区、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等三级配送节点,搭建城市配送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县、乡、村消费品和农资配送网络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邮政及供销合作社的网络和服务优势,加强农村邮政网点、村邮站、“三农”服务站等邮政和供销终端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地区商品的双向流通。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体系建设,完善城市配送车辆标准和通行管控措施,鼓励节能环保车辆在城市配送中的推广应用。建设服务连锁经营企业和网络销售企业的跨区域配送中心。鼓励交通、邮政、商贸、供销等开展联盟合作,整合利用现有物流资源,进一步完善存储、转运、停靠、卸货等基础设施,加强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共同配送能力。适应电子商务快速发展需求,结合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物流园区、商业设施等建设,整合配送资源,构建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平台和配送网络,建成一批区域性仓储配送基地,吸引制造商、电商、快递和零担物流公司、第三方服务公司入驻,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和专业化服务水平。支持农村、社区、学校的物流快递公共取送点建设,促进流通现代化,扩大居民消费。

专栏6:城乡物流配送工程

(1)加快建设县、乡、村农村三级物流节点网络;在农村、社区、学校建设物流快递取送点,继续推进“快递下乡”工程。

(2)对城市配送场所实施社会化、专业化、集约化管理,并纳入城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体系。

(3)支持城市物流一体化工程,加强衡阳特色的城乡物流信息技术共性平台研发,引入能有效实施城乡物质互补性流通的装备与服务系统。

(4)建成一批区域性仓储配送基地,吸引制造商、电商、快递和零担等物流公司、第三方服务公司入驻,提高快递物流配送效率和服务水平。

  (七)物流信息服务共性平台[gefu8] 工程。

  整合现有物流信息服务平台资源,形成跨行业和区域的市场信息、资源信息、作业信息以及调度、结算服务等共性平台,加强物流大数据平台的应用。[gefu9] 加强综合运输信息、物流资源交易、电子口岸和大宗商品交易等平台建设,促进各类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鼓励骨干物流企业搭建面向中小物流企业的衡阳大物流系统的市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gefu10] ,促进货源、车源和物流服务等信息的高效匹配,有效降低货车空驶率。建设城乡物流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gefu11] ,形成集物流信息发布、在线交易、数据交换、跟踪追溯、智能分析以及调度、配载、结算等功能于一体的物流服务共性平台[gefu12] 。初步建成衡阳大物流系统信息共享、市级交通运输物流信息集中处理的综合服务平台,争取80%以上物流企业拥有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专栏7:物流信息服务共性平台工程

(1)互联网+物流配送。建设智慧物流云平台。开展智慧物流服务模式创新,打通派单、揽收、收货末梢环节信息化盲区,实现全流程的监控与管理服务。支持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加速“三网”合并,迅速扩大4G覆盖面,支持在4G网络下的条码、RFID、GIS+GPS智能物流系统的集成应用。

(2)物流信息共性技术与组件。支持原创性共性技术研发,加强传感器与RFID、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研发,支持跟踪、调度、优化与结算方面的技术研发,以确保生产、销售与物流等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

(3)衡阳市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政府规划,企业主导,利用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平台,建设全市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五、实施与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充分发挥市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作用,加大组织协调力度,确保实现“十三五”物流业规划目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工作职责分工,制定和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形成工作合力。各县(市)要尽快建立或完善相应的组织领导体制,加强对物流业发展的指导和协调。

  (二)规范市场秩序。

  加强对物流市场的监督管理,完善物流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记录,纳入市信用信息平台。增强企业诚信意识,建立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惩戒机制,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加强物流服务质量满意度监测,开展安全、诚信、优质服务创建活动。鼓励企业整合资源、加强协作,提高物流市场集中度和集约化运作水平,减少低水平无序竞争。加强对物流业市场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

  (三)完善物流业发展支持政策。

  在大力执行现有促进物流业发展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国省对物流业发展支持政策和本市实际,市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出台促进全市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发改、商务、经信、国土、财税、工商、交通、公安等部门在物流企业用地、用水、用电、税收、交通管理收费等方面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并落实到位;交警、城管等部门研究制定配送车辆在市区内通行和停靠的具体措施,为城市物流配送车辆通行提供便利。

  (四)拓宽物流发展投融资渠道。

  适时设立物流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用于引导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主要用于重点物流企业发展和重点物流项目建设,以及公共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人才培训、物流标准化、物流统计体系建设等。鼓励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增资扩股、内联引资、中外合资、仓单质押、股权质押贷款以及供应链融资等途径筹集项目建设资金。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对重点物流项目予以信贷支持,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开发物流业发展金融产品。

  (五)积极培养和引进现代物流专业人才。

  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普及现代物流知识,提高全社会现代物流意识和知识水平;鼓励和支持驻衡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开设物流相关专业,培养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支持开展物流先进技术产学研一体化研究,建立校企结合的物流综合培训和实验基地;采取灵活多样方式,积极开展物流企业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在职培训;研究制定相关激励措施,引进国内外优秀物流专业人才来衡工作和创业。

  (六)完善物流业统计制度。

  认真贯彻实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进一步完善物流业统计调查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物流业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实现全市物流数据的采集、汇总、核算和分析的制度化,及时监测分析物流业发展、运行状况,为政府制定物流业发展政策和战略规划、加强宏观调控提供依据。

  (七)发挥物流行业中介组织作用。

  积极培育和发展货代、船代、报关、报检等物流中介服务组织,为物流企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支持专业人才创办从事物流信息、物流技术服务、从业人员培训、市场行情分析、国际物流交流、法律规章咨询等方面中介物流服务组织。引导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行业组织履行服务、自律和协调职能,在规划研究、规范市场行为、统计与信息、技术合作、人才培训和咨询服务等方面发挥中介作用,推动物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