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2018年早籼稻成本调查与分析

来源:衡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8-08-30

  根据省成本调查队关于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的安排,市成本调查队于近日对耒阳市、衡东县两个定点市县的农调户早籼稻生产成本情况进行了调查。2018年我市早籼稻较上年相比:产量增加,产值减少,成本减少,利润减少。

  一、产量增加、产值减少

  (一)产量增加

  今年早籼稻亩均产量455.16公斤,较去年亩均增产16.04公斤,增幅为3.65%。亩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今年早稻种植后期雨水较少,温度较高,但尚未影响水稻长势,倒是对晚稻带来了无法育秧的困扰。

  (二)产值减少

  1、受国家发改委《关于公布2018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的通知》〔2018〕264号文件的影响,今年早籼稻的收购价格每50公斤120元,2017年为每50公斤130元,同比下降10元。

  2、我市部分地区的新粮还未开秤收购,预计新粮上市价格会有所降低,目前农户对市场收购预估价只有每50公斤110元,比国家规定的最低保护价每50公斤120元下降10元。按当前市场价格估算,我市今年早籼稻亩均产值为1040.68元,较上年减少68.47元,减幅为6.17%。

  二、成本、利润减少

  今年早籼稻亩均总成本1165.48元,较上年减少19.37元,减幅为1.63%,其中亩均生产成本1014.36元,较上年减少20.72元,减幅为2%;人工成本597.44元, 较上年减少10.41元,减幅为1.71%;土地成本每亩151.12元,较上年增加1.35元,增幅为0.9%。亩均净利润-124.8元,较上年减少49.1元,减幅为64.86 %。亩均生产成本具体情况如下:

  (一)亩均物质与服务费用416.92元,较上年减少10.31元,减幅为2.41%。

  1、种子费。亩均种子费50.26元,较上年减少0.55元,减幅为1.08%;

  2、化肥费。亩均化肥费107.44元,较上年增加5.9元,增幅为5.81%。化肥费增加主要原因是今年农户购买的化肥价格较去年有所上涨。

  3、农家肥费。亩均农家肥费0.5元,较上年增加0.22元,增幅78.57%。主要原因是今年减少农药使用量。

  4、农药费。亩均农药费62.5元,较上年减少4.11元,减幅6.17%。主要原因是今年病虫灾害较少,且增加了农家肥施用量。

  5、机械作业费。亩均机械作业费154.09元,较上年减少19.04元,减幅11%。今年大规模调查户有7家,机械化程度高,其每亩耕地所需分摊机械作业费更少。

  (二)亩均人工成本597.44元,较去年减少10.41元,减幅1.71%。人工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用工天数减少所致。

  三、存在的问题

  根据农调资料结合农村调查,目前影响我市粮食生产主要问题:一是生产成本高,利润低;二是种粮收入远远低于在外务工收入,农民种田积极性不高;三是农户对种粮收益结果达不到预期值,种粮情绪不太高涨;四是售粮难,粮农的销售渠道大部分是粮贩和大米加工企业,销售价格远远达不到国家制定的最低收购价。

  四、稳定发展我市粮食生产的几点建议:

  1、继续加大种粮补贴力度,切实保护农民种粮利益。要进一步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提高补贴标准,完善补贴动态调节机制,实现直补与种植水稻和交售粮食数量的多少直接挂钩。

  2、加强农业生产指导,确保粮食产量。要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技术指导与协调服务,指导农民搞好田间管理,及早采取措施,规避自然风险,尽可能降低灾害损失,提高粮食产量。

  3、要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工作,加大对农业水利设施的投入和维修力度。要重点支持农田水利、标准化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田防洪抗旱能力,确保农业生产增产增收。

  4、加强信息平台的建设,保持网络信息畅通。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完善不但能及时发布市场信息,更能帮助农民丰产增收。要充分利用政务公开信息平台,粮食部门在收购季节定期及时公布信息,乡镇把信息发布到各村组,形成一条有效信息渠道,农民就能及时准确掌握到市场行情信息,对种植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