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发改委 发布时间:2016-10-08
市发改委按照“全面覆盖、分级负责、重点突出、上下联动、多管齐下、注重实效”的要求,突出“三四五六”着力点,强力推进“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三严禁”把住思想关口。坚持源头治腐,严禁利用职权收受红包礼金,对“吃拿卡要”现象严肃处理,毫不留情,对违纪行为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情节严重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严禁在审批和管理中滥用职权,全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防控审批风险,防范审批腐败;严禁违规参与和干涉项目中介机构的投资经营和管理,在全系统干部身边筑起“悬崖边的护栏”,让干部职工“不敢腐”。
二、“四规范”扎牢制度笼子。为规范项目审批申报、规范项目咨询评估、规范价费制定及处罚、规范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市发改委从完善规章制度入手,规范权力运行、促进权力进笼,针对财务新要求,修订了《委内财务支出管理制度》;针对专项基金项目存在的准入难、签约难、放款慢的问题,出台了《衡阳市专项基金建设项目管理办法》;针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不规范、管控不到位的问题,起草了《衡阳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进一步促权力入笼,使干部职工“不能腐”。
三、“五公开”推行阳光杀毒。对资金申报安排、项目审批程序、价格调定程序、价格监督检查、公共资源交易程序进行全程公开,将行政权力‘晒’出来,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进一步促进发改委行政权力规范、公开、透明运行,打造“放心审批”“阳光发改”,使干部职工“不想腐”。
四、“六重点”攻克薄弱环节。以项目审批、资金申报分配、咨询评估、价费管理、价格监督检查、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等6个领域为重点,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列出了50个可能存在的问题清单逐项查摆,制定了可行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期限,让问题浮出水面,使全系统接受一次“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系统性“免疫”大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