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衡阳市2015年一季度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分析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4-03

今年以来,衡阳市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大三农工作力度,农业农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预计,一季度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

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1、春耕备耕来势看好。一是计划面积稳定。全市早稻计划插播面积373.9万亩,同比增加9万亩。已翻耕秧田面积16.5万亩,占计划79%,其中早稻集中育秧可插大田面积169.5万亩。农机销售2711台(套),计划早稻机耕、机插分别达320万亩、110万亩。二是农资储备充足。7个产粮大县已储备种子0.712万吨、化肥13.6万吨、农药1.7万吨、地膜3.3万吨,满足了春耕需求。部分农资价格比去年略有下降,尿素、45%复合肥、杀虫剂(2%阿维菌素)价格分别下降100/吨、100/吨、1500/吨;早稻杂交种子根据品种不同价格在20-40/公斤去年基本持平。三是高产创建有力。全市高产创建物资准备充分,采购早稻杂交种子达75万公斤,已确定衡阳县为双季稻全程机械化模式攻关县,全市早稻高产创建示范面积达150万亩以上。

2、畜禽养殖业效益可观。目前,我市生猪收购价为6-6.3/斤,较去年一季度5.9-6.1/斤,价格略有回升;普通肉鸡、肉鸭市场均价为11/斤、12.5/斤,鲜鸡蛋均价0.9/个、鲜鸭蛋7.2/斤,价格同比去年一季度整体增幅在20%左右,饲养利润较丰厚。预计,一季度全市出栏生猪308.01万头、牛5.82万头、羊22.47万头、出栏家禽3095.23万羽,同比分别增长-0.14%7.5%8.25%2.34%;水面放养81.8万亩,水产品产量达7.0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26%4.5%

3、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全市2014年度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全部完工,2015年度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完工90%;已开工的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主体工程现已全部完成;计划修复的1300多处水毁工程全部完工;13处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水下工程全部完成。

4、造林绿化成效明显。全市完成人工造林37.12万亩,占年度计划任务的132.6%,其中完成裸露山地造林27.98万亩,占年度计划任务的155.4%;完成油茶造林13.7万亩,完成通道绿化3821.6公里。

5、农村改革稳妥推进。全市流转农村土地面积达523万亩,其中流转耕地面积261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5.63%。全市500亩以上新型农业规模经营主体达623个。各县市区在试点基础上,正在加紧筹备全面推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在试点工作。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全面启动,截至2月末,全市涉农贷款较年初净增12.28亿元,余额达543.48亿元;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较年初增长3278万元,同比增长1.6%;全市已有3家农信社成功改制组建农商行,已经开业的村镇银行、融资性担保公司、小贷公司等涉农金融服务机构达38家。

6、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农业重点项目已开工复工60个,开复工率达95%,完成投资10亿元,占年计划11.7%。其中农业基础设施类项目9个,完成投资1.7亿元,占年计划14.9%;种养业及深加工业类项目33个,完成投资5.4亿元,占年计划11.7%;农业科技园及休闲农业类项目21个,完成投资2.9亿元,占年计划10.4%

二、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业稳增长压力增大。部分地区双改单、季节性抛荒等现象还比较严重,稳粮增粮的压力较大。

2、农村改革有待加强。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改革有待提速,大部分县市区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前只是完成了试点工作。农村金融体系建设进度较慢,只有少数县市区成立了涉农贷款担保公司,各地涉农贷款抵押模式还有待加强创新。

3、农村三防形势较为严峻。天气逐渐回暖,加之农事用火、清明祭祀用火高峰重合,火险隐患突出,全市森林火灾防控任务重;马上进入主汛期,全市防汛任务较重;H7N9等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三、下阶段的工作思路和打算

1、大力推进春耕备耕。积极创新粮补发放方式,逐步推进粮补向种粮大户聚集,继续实施粮食生产奖励办法,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种粮队伍。严格控制水稻种植双改单,坚决制止耕地抛荒,确保全市粮食面积稳定在800万亩以上,大户双季稻种植面积在85%以上,推广超级稻400万亩以上,双季稻高产创建规模250万亩以上,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0%

2、切实强化防灾减灾。防汛保安作为水利工作重中之重,落实主体责任,落实防汛物资,确保安全度汛;严肃森林防火纪律,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和森林火险程度,加快完成县市区武警森林灭火救援队的组建工作;切实搞好动物防疫工作,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确保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等免疫率达100%

3、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积极探索创新流转模式,着力构建土地流转市场网络,建立土地流转监管约束体系,防止搞非粮化,严禁耕地非农化。指导各县市区周密部署,精心实施,全面铺开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宅基地、农村房屋资产、农机具打包抵押贷款等模式创新,确保各县市区发放的农村资产抵押贷款均突破3亿元。

4、加快实施项目建设。抓实项目前期,精心策划、包装一批优势农业项目,扎实开展争资跑项和招商引资工作,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省计划笼子。坚持实行一个项目、一张责任明细表,算好时间账与进度账,确保项目工程按时按量完成。

5、大力抓好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抓好422个人居环境整治村和35美丽乡村建设,开展驻村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