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衡阳市1-7月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3-26

7月份,全市经济总体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但相比去年同期,部分经济指标增速有所减缓,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增速较上半年有所走低,显示出经济仍处于下行状态。

一、基本情况

(一)规模工业方面。1-7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省级及以上园区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1%15.3%,增速环比分别提高8.6个、5.9个百分点。工业技改升级步伐加快,前7个月全市完成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总额比重达到78.4%,较上半年提高6.5个百分点。重点产业支撑作用明显,1-7月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18.5%,全省排名仅次于长沙。此外,1-7月全市工业用电量46.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5%,增速居全省第二。但是,全市工业经济受清理虚增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等因素影响,下滑趋势仍在持续,7月当月规模工业增加值仅增长1.8%,创年内新低,受此影响,前7个月规模工业增速较上半年微降0.2个百分点,较全省平均增速低2.6个百分点,在省内仅快于湘西。

(二)固定投资方面。1-7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71.08亿元、同比增长23.8%,增速居全省第四。国有经济控股投资增长提速,前7个月增长65.8%,增幅环比上半年提高3.4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趋于活跃,1-7月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2.5%,增幅较上半年扩大1.9个百分点;重点项目建设来势看好,截至7月底,全市488个重点工程已开工402个,开工率达82.4%,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完成投资397.07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48.6%,较去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但与此同时,投资增速持续下滑的趋势仍未根本缓解,1-5月、上半年和1-7月,全市投资分别增长27.9%26.4%23.8%,增速呈现逐月下滑态势,其主要原因是第二产业投资增幅逐月萎缩,1-7月全市第二产业投资仅增长8.1%,年内首次进入个位数增长区间,由于二产投资在投资总额中占比最大,因此对全市投资增速形成较大拖累。

(三)消费外贸方面。消费总体稳定,1-7月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2.91亿元、增长12.9%,增速较上半年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大宗消费增长较快,前7个月,全市商品房销售额、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分别达75.64亿元、33.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1%26.2%,均保持较快水平;旅游消费快速增长,前7个月,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596.2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4.05亿元,同比增长17%和19.4%;物价温和上涨,1-7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增长2.3%。受国际市场回暖刺激及我市企业产品升级带动,外贸明显回升,1-7月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1.86亿美元、增长27.6%,其中出口8.41亿美元、增长24.3%,外贸增速和出口增速环比分别提高5.9个、5.2个百分点。

(四)财政金融方面。1-7月,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29.19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94.08亿元,两项指标均增长14.1%,增速分别居全省第一和第二;其中7月当月财政收入增幅达到14.98%,初步扭转了自4月份以来当月增速持续下滑的局面。但受宏观经济不振、实体经济困难、政策性减收等因素影响,财政增收面临较大压力,7月当月全市税收收入同比下降16.7%;部分重点税源企业降幅明显,前7个月,富士康、水口山有色、华菱衡钢等企业纳税额分别负增长66%29.4%23.8%,制约了全市财税增收。金融,截至7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2308.8亿元、968.58亿元,分别增长14.1%21%

二、措施建议

(一)积极落实稳增长政策。一是要抓好政策落实。围绕国省出台的关于金融支持三农、小微企业融资、棚户区改造、减税支持就业、稳定外贸增长、扩大营改增范围、促进健康养老服务发展、扶持科技服务业等稳增长措施,加强政策研究和消化吸收,结合市情实际,出台我市有关刺激政策;二是紧盯国省相关领域项目资金的重点投向,加强开发和申报,争取我市一批重点项目进入国省扶持范围,同时,对接落实好国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公共建设领域项目的要求,有效扩大投资;三是按照简政放权要求,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国企改制、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农村综合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释放改革红利,推动经济增长。

(二)提振工业经济。要立足当前,着力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积极落实国省惠企政策,加强对重点企业的分类指导和帮扶服务,施行一企一策,努力为企业化解融资、用工等难题,提振企业信心;精心组织企业参与各类展销会、博览会,拓宽企业产品销售途径。要着眼长远,打造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支持企业加快技术产品研发,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依托现有企业,积极引进新的项目,鼓励企业实施技改升级,尽快形成新增产能。

(三)加快项目建设。继续发挥投资和项目建设在稳增长中的主力作用。加快在建项目进度,严格落实项目建设的各项调度考评机制,强化项目单位和有关部门职责,加快破解项目审批、征地拆迁、施工环境等瓶颈问题,加快项目施工进度。同步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做实一批投资规模大、项目前景好、社会效益强的项目策划包装,促使项目生成和成熟进入短周期快节奏,形成项目滚动开发的良性循环。

(四)促进消费外贸。要提振城乡消费。加快城乡综合及专业市场建设,完善消费市场体系;推动餐饮住宿、娱乐休闲等传统消费业态加快向大众性消费转型;适时组织车展、房展等大型节会活动,刺激大宗消费回温;积极培育信息网络、健康养老等新型消费热点;做好政策准备,及时对接国家有关消费刺激政策,提高农村消费水平。要提升外贸水平。加快综合保税区的招商和建设进度,尽快新增一批外贸实绩;鼓励支持有实力的本土企业和品牌产品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增加出口份额;努力扩大先进技术和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资源性原材料等产品的进口,充分发挥进口对转型升级、促进出口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