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改委 发布时间:2016-07-11
“两型”医院建设标准(试行)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区内综合医院及社区卫生中心等医疗机构两型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发改经体[2007]3428号)。
《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决定》(湘发[2010]13号)。
《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条例》(湖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09]23号)。
《医院分级管理办法(试行)》。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
《综合医院评价标准(2009年修订版)》。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0号))。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6号))。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医疗机构综合能耗、综合电耗定额及计算方法》(DB43/T612—2011)。
3.定义和术语
下列定义和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3.1“两型”医院
“两型”医院是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医疗技术和绿色医院人文关怀为基石,以打造良好医疗环境、畅通急救通道、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为主要内容,以实现医疗环境“零污染”、医患关系“零距离”、医疗保障“零障碍”为发展模式的现代医院。
4 指标体系
“两型”医院建设指标体系框架包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服务质量与效率、管理素质与发展潜力四个分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具体定量与定性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两型”医院建设标准指标体系
项目 | 序号 | 指标 | 单位 | 指标值或要求 | 指标来源 |
资源节约 | 1 | 单位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煤/平方米 | 达到同级别医院先进值 (三级≤40,二级≤15,一级≤10) | 医疗机构综合能耗、综合电耗定额及计算方法 |
2 | 单位综合电耗 | 千瓦时/ | 达到同级别医院先进值 (三级≤120,二级≤60,一级≤30) | 医疗机构综合能耗、综合电耗定额及计算方法 | |
3 | 能源制度 | —— | 建立能源统计和分析工作制度、能耗定额考核制度及奖惩办法,有分析报告、考核奖惩记录。按部门(科室)或楼宇、楼层系统安装水、电、汽计量仪表,按耗能设备分类建立计量仪表台账。 | ||
4 | 节能措施 | —— | 积极采取节水、节电等节能措施。安装节水装置,采用中水系统并运行良好;灯具总数50%以上采用高效、节能的新光源且照明良好,光线充足,采用节能型照明控制系统,采用智能型照明,采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技术作为医院的补充。倡无纸化办公,尽量减少纸张使用,落实使用再生纸或纸双面使用等措施。 | ||
环境友好 | 5 | 污水排放 | —— | 连续三次各取样500毫升进行检验,不得检出肠道致病菌和结核杆菌;总大肠菌群数每升不得大于500个; 综合医疗结构污水排放执行排放标准时,宜采用二级处理+消毒工艺或深度处理+消毒工艺。 |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
6 | 污泥排放 | —— | 蛔虫卵死亡率大于95%;粪大肠菌值不大于10-2;每10克污泥(原检样中),不得检出肠道致病菌和结核杆菌。 |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 |
7 | 空气洁净 | —— | ICU、CCU空气净化洁净度应达到10万级以上标准 | 太原市绿色医院考核评定细则 | |
8 | 噪音控制 | dB | 白天不高于50,夜间不高于40 |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 | |
9 | 制度建设 | —— | 建立医院废气、废水、废物、噪声、辐射及病原微生物管理制度和污染防治操作规程,并认真组织实施。 | 太原市绿色医院考核评定细则 | |
10 | 监测频率 | 次 | 医院污水的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余氯:连续式消毒,每日至少监测二次,间歇式消毒,每次排放之前监测;总大肠菌群数:每两周至少监测一次;传染病和结核病医院,应根据需要增测致病菌。 |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 |
11 | 垃圾处理 | —— | 实施医疗垃圾、生活垃圾独立管理,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置;设置相对固定的收集容器,并建立有完善的防渗漏、防流失、防扬散、防雨淋的暂存场所。 | ||
12 | 绿化覆盖率 | % | 绿化覆盖率达到30% | 太原市绿色医院考核评定细则 | |
13 | 医疗废弃物管理 | —— | 医疗废弃物与生活垃圾分别独立收集;医疗废弃物的暂存场所必须有完善的防渗透、防流失、防扬散防雨淋的条件;医疗废弃物交由特种垃圾处理部门实行无害化集中处置,并做好交接登记,登记本至少保存三年; 医疗废物、危险废物实行全过程管理并实行无害化处理。(市区送废物处置中心处理)。有专门容器进行包装并设置有危险废物标签。一次性医疗器械使用后应消毒毁形。 | 国务院令(第380号)《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6号)《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南宁市“绿色环保医院”评估标准) | |
服务质量与效率 | 14 | 病床使用率 | % | 85%-93% |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
15 | 病房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 % | 综合医院≥84% | 四川省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纲要 | |
16 | 医院治愈率 | % | 高于同级别医院平均值 |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 |
17 | 处方合格率 | % | 处方合格率三级医院≥95%,二级医院≥90%,社区卫生中心/站≥85% | 四川省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纲要 | |
18 | 发药出门差错率 | % | 三级医院≤1/10000;二级医院≤2/10000,社区卫生中心/站≤2.5/10000 | 四川省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纲要 | |
19 | 急救物品完好率 | 100% | |||
20 | 医患关系 | —— | 年医疗纠纷数:三级医院≤15起,二、一级医院≤5例 |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 | |
21 | 入出院诊断符合率 | % | 综合医院≥95%,社区卫生中心/站≥90% |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 |
22 | 大型医疗设备检查阳性率 | % | 三级≤70%,二级及以下≤60% | 四川省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 |
23 | 诊疗服务人性化程度及 流程优化程度 | —— |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能坚持以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给予病患人性化服务和人文关怀,医疗机构年患者满意率在90%以上;建立综合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和诊疗平台,实行预约、挂号、检查、诊断、用药、反馈的全过程电子信息化,缩短就诊流程的等待时间和复杂程度,积极建设和参与使用远程医疗诊断平台。 |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 | |
24 | 30种常见疾病 | 元 | 低于同期同级别医院平均值 |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 |
管理素质与 发展潜力 | 25 | 医疗质量管理 | —— | 建立院、科两级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医疗质量管理职能部门组织实施全面医疗质量管理,指导、监督、检查、考核和评价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加强医疗技术管理。 |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 版)卫医发〔2008〕27 号 |
26 | 应急管理 | —— | 有突发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害事故等)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承担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任务;及时、妥善处理医院突发事件。 |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 版)卫医发〔2008〕27 号 | |
27 | 医生的职称构成 | % | 高于同级别医院平均值 (综合医院:正高≥5.7,副高≥17.4,中级≥33.2,师级/助理≥32.7;社区卫生中心/站:正高≥1.1,副高≥7.4,中级≥33.8,师级/助理≥38.9) |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 |
28 | 护士的职称构成 | % | 高于同级别医院平均值 (综合医院:副高≥2.1,中级≥27.9,师级/助理≥30.5,士级≥34.1;社区卫生中心/站≥副高≥0.7,中级≥23.7,师级/助理≥34.1,士级≥34.5) |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 |
29 | 卫生技术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 % | 100% |
5 指标说明及计算方法
5.1资源节约指标
5.1.1 医疗机构单位面积综合能耗
指标解释:指医疗机构在统计期内,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综合能耗。
计算公式:
5.1.2 医疗机构单位面积综合电耗
指标解释:指医疗机构在统计期内,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所消耗的电能。
计算公式:
5.1.3 能源制度
指标解释:定性指标,考核标准包括:建立能源统计分析工作制度、能耗定额考核制度及奖惩办法,有分析报告、考核奖惩记录。按部门(科室)或楼宇、楼层系统安装水、电、汽计量仪表,按耗能设备分类建立计量仪表台帐。
5.1.4 节能措施
指标解释:定性指标,考核标准包括:积极采取节水、节电等节能措施。安装节水装置,采用中水系统并运行良好;灯具总数50%以上采用高效、节能的新光源,且照明良好,光线充足,采用节能型照明控制系统,采用智能型照明,采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技术作为医院的补充。倡无纸化办公,尽量减少纸张使用,落实使用再生纸或纸双面使用等措施。
5.2环境友好指标
5.2.1 污水排放
指标解释:连续三次各取样500毫升进行检验,不得检出肠道致病菌和结核杆菌;总大肠菌群数每升不得大于500个;综合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执行排放标准时,宜采用二级处理+消毒工艺或深度处理+消毒工艺。
5.2.2 污泥排放标准
指标解释:蛔虫卵死亡率大于95%;粪大肠菌值不大于10-2;每10克污泥(原检样中),不得检出肠道致病菌和结核杆菌。
评价等级: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
5.2.3 空气洁净
指标解释:ICU、CCU空气净化洁净度应达到10万级以上标准。
5.2.4 噪音控制
指标解释:白天不高于50分贝,夜间不高于40分贝。
5.2.5 制度建设
指标解释:建立医院废气、废水、废物、噪声、辐射及病原微生物管理制度和污染防治操作规程,并认真组织实施。
5.2.6 监测频率
指标解释:医院污水的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余氯:连续式消毒,每日至少监测二次,间歇式消毒,每次排放之前监测;总大肠菌群数:每两周至少监测一次;传染病和结核病医院,应根据需要增测致病菌。
5.2.7 垃圾处理
指标解释:实施医疗垃圾、生活垃圾独立管理,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置;设置相对固定的收集容器,并建立有完善的防渗漏、防流失、防扬散、防雨淋的暂存场所。
5.2.8 绿化覆盖率
指标解释:指绿化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医院总用地面积的比值。绿化覆盖率达到30%。
5.2.9 医疗废弃物管理
指标解释:要求医疗废弃物与生活垃圾分别独立收集;医疗废弃物的暂存场所必须有完善的防渗透、防流失、防扬散防雨淋的条件;医疗废弃物交由特种垃圾处理部门实行无害化集中处置,并做好交接登记,登记本至少保存三年;医疗废物、危险废物实行全过程管理并实行无害化处理。(市区送废物处置中心处理)。有专门容器进行包装并设置有危险废物标签。一次性医疗器械使用后应消毒毁形。
5.3服务质量与效率指标
5.3.1病床使用率
指标解释:指每天使用床位与实有床位的比率,即实际占用的总床日数与实际开放的总床日数之比。病床使用率达到85%-93%。
5.3.2病房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指标解释:三级医院病房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应高于84%。
5.3.3医院治愈率
指标解释:指医院每年的治愈率。
5.3.4处方合格率
指标解释:要求三级医院处方合格率≥95%,二级医院处方合格率≥90%。
5.3.5发药出门差错率
指标解释:要求三级医院发药出门差错率≤1/10000;二级医院发药出门差错率≤2/10000。
5.3.6急救物品完好率
指标解释:要求“两型”医院急救物品完好率达到100%。
5.3.7医患关系
指标解释:要求“两型”医院近三年无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
5.3.8入出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
指标解释:入出院诊断符合率=诊断符合患者数/(出院患者数-疑诊患者数)×100%;要求“两型”医院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5.3.9大型医疗设备检查阳性率
指标解释:指医疗机构使用CT、B超(彩超)、核磁共振、X射线检查、生化全项等大型医疗设备或综合检查手段对病人实施检查的结果阳性率,为避免总诊断中滥用此类大型检查,减轻病人负担,要求三级医院大型医疗设备检查阳性率≤70%,二级医院及以下等级医疗机构≤60%。
5.3.10诊疗服务人性化程度及流程优化程度
指标解释: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能坚持以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给予病患人性化服务和人文关怀,医疗机构年患者满意率在90%以上;建立综合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和诊疗平台,实行预约、挂号、检查、诊断、用药、反馈的全过程电子信息化,缩短就诊流程的等待时间和复杂程度,积极建设和参与使用远程医疗诊断平台。
5.3.11 30种常见疾病人均住院医药费用
指标解释:要求医疗机构评价期内治疗出院的病毒性肝炎、浸润性肺结核、急性心肌梗塞、充血性心力衰竭、细菌性肺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脑出血、脑梗塞、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结节性甲状腺肿、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腹股沟疝、胃恶性肿瘤、肺恶性肿瘤、食管恶性肿瘤、心肌梗塞冠状动脉搭桥、膀胱恶性肿瘤、前列腺增生、颅内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支气管肺炎、感染性腹泻、子宫平滑肌瘤、剖宫产、老年性白内障等30种常见疾病病例的人均住院医药费用低于该同期全国同级别医院平均值。
5.4管理素质与发展潜力指标
5.4.1医疗质量管理
指标解释:建立院、科两级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医疗质量管理职能部门组织实施全面医疗质量管理,指导、监督、检查、考核和评价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加强医疗技术管理。
5.4.2应急管理
指标解释:有突发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害事故等)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承担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任务;及时、妥善处理医院突发事件。
5.4.3医生的职称构成
指标解释:要求“两型”医院的医生职称结构保持在合理且优良的范围,中高级职称医生所占比例应高于同期全国同级别医疗机构平均值。
5.4.4护士的职称构成
指标解释:要求“两型”医院护士职称结构保持合理且优良的范围区间,中高级职称护士所占比例应高于同期全国同级别医疗机构平均值。
5.4.5卫生技术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
指标解释:要求“两型”医院卫生技术人员“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考核合格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