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晚上,常宁市交警大队法宣中队民警走进市一中,给1750余名高一新生上交通安全课,以提高该校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在交通安全知识课上,宣传民警列举了近三年来,全国每年发生的交通事故起数及伤亡人数,并就事故原因向学生们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同时就如何安全骑车、怎样乘车以及各种交通信号灯所表示的含义等交通基本常识仔细的给同学们做了讲解,告诉学生在安全出行须注意的各类事项、发生交通事故后该如何处置等问题。
分管事故处理工作的副大队长周小明结合中小学生出行特点,向师生们讲述了近年来发生在常宁辖区涉及中小学生的交通事故典型案例,分析了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讲述了在当前车多、人多、交通事故易发的形势下,加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管理的极其重要性,要求全体师生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交通安全管理,提高交通安全意识:一是要求学生在放学回家、返校途中乘坐车辆时,要树立安全第一意识,不要乘坐超员车辆、农用车辆、无驾驶资质车辆、车况较差的车辆;二是教育同学骑自行车出行时,要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在规定的车道内行驶,骑车时不要东张西望,不要玩耍,不得双手离把;三是步行过马路时,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行,切忌不看、不顾、横穿马路;四是告诫学生出游时及时告知学校、家长,结伴出行,适时与家长、老师等保持联系;五是倡导同学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通过交警部门开展的“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活动,带动和影响学生父母、亲属等,共同摒弃交通陋习,做文明交通的践行者。
60多分钟的课程,学生们听得很认真,有些学生还认真地做起了笔记。“交警叔叔讲得非常好,我要写篇日记好好记下我的收获。”一名女学生举了举手中的笔记本。 “近两年,我市发生多起涉及中小学生的交通事故,这堂安全课,上得很及时,很有说服力!”一位参与听课的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