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假银行短信钓走市民6万元
明天就是“3·
去年超9成是“高仿真”诈骗短信
近期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呈现出明显的职业化、专业化、智能化等特点,在今年1-2月份的破案过程中,民警发现诈骗分子喜欢利用改号软件和伪基站等方式,制作出“高仿真”的诈骗,主要冒充银行、电信运营商等,迷惑性较强,相对容易致使手机用户上钩,而且一旦有人中招就能获利颇丰。经过两个月的打击,目前西湖警方已经成功通过采取紧急止付措施,为15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受害人追回及冻结被骗资金21万余元。
在2015年举报的各类诈骗短信中,近93%为身份冒充类诈骗短信。其中,银行成为最受诈骗分子喜爱的对象,占比高达58.1%;其次是冒充10086短信之类的电信商类,占比40.1%。
八大“高仿真”诈骗短信中银行居首位
案例一:
一条“银行短信”钓走市民6万元
接到报案后,民警询问获悉发案时间极短,具有较好的追回条件,当即启动紧急止付程序,根据被害人提供的信息与招商银行客服取得联系,经过十多分钟的沟通交流,银行客服查询发现涉案账户为外地卡,开户地在江苏苏州。民警随即向银行客服提交立案资料,最终银行经信息核实,于
对此,民警提醒,除了“手机银行”过期链接不能乱点外,目前还有“银行APP升级”、“银行卡积分兑换”等链接也属于诈骗短信,千万不要点。
案例二:
接到交通违章短信别乱点链接
让杨某不解的是,他的银行卡内的7242元人民币居然无声无息就被转走了。专案组民警受案后,通过查询杨某个人银行卡交易明细,发现被骗资金中有3242元分三次被用于消费,有4000元被转至支付宝平台。侦查员立即通过支付宝客服电话与支付宝第三方支付平台取得联系,经过对方查实涉案资金中4000元已经购物尚未发货,警方及时将相关案情向支付宝客服通报。经过沟通后,支付宝客服立即冻结涉案资金账户。目前,警方已将先行冻结的4000元涉案资金追回。
案例三:
申请网上退款被骗5000元
市民彭某比较喜欢网购,
接报后,专案组民警第一时间拨打银行客服电话,获取被骗资金已经购买了嘉实基金的信息后,便立即与基金客服沟通,通过协调成功临时冻结涉案账户。随后,专案组民警及时将涉案资料传真给对方进行认定,最终成功将被害人被骗5000元全部追回。
民警表示,如果收到10086、银行、车违章记录等有后缀网站的信息,都是“伪基站”发出的诈骗短信。
收到这些短信要多个心眼
●我是XX局在查洗钱账号:谎称受害者身份证被盗或涉及“洗黑钱”等重大刑事案件,需要对其名下所有账户进行冻结,要求其将资金转至“监管账号”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机票退改签退款到账户:假客服称,由于改签信息已提交,需要重新出购票款来购买机票、出票成功后才能办理退票手续,且承诺赔偿,还要求务必在一小时之内完成支付。
● 冒充电信运营商积分兑换:您的话费积分已满兑换335.26元现金礼包条件,请用手机登录http://10086llj.**com根据提示安装完成后领取;尊敬的用户:您账户已累计1万积分请登入手机网查询兑换礼品或5%的现金,逾期失效。
●冒充学校老师:家长您好,您孩子在这期学习成果,具体请下载了解http://v**snia.lt/b8bp望一同关注孩子成长。这是你家小孩的体检报告,http://www.xxxxx。
●冒充聚会合影:某某,之前的合影照片放在t.c*n/RG*V0e0W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