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警界动态 >  图片资讯 > 

全国公安政治工作信息网刊载胡志文理论文章《新时代背景下政治建警应把握“六个坚持”》

来源:市公安局_ 发布时间:2018-02-11

 

26日,全国公安政治工作信息网刊载了衡阳市政府副市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胡志文同志的理论文章——《新时代背景下政治建警应把握“六个坚持”》,全文如下:

 

新时代背景下政治建警应把握“六个坚持”

衡阳市政府副市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 胡志文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时代。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如何抓实政治建警,努力开创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新局面,永葆公安队伍本色和活力,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大问题。近期,根据省厅的部署要求,我走访调研了多个基层单位,找基层民警座谈,围绕政治建警听取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其中很多意见建议都带有“共性”。针对这些“共性”的问题,结合大家的意见建议,笔者认为新时代背景下政治建警必须把握“六个坚持”。

一、坚持把忠诚警魂作为政治建警的核心。公安队伍是党和人民的“刀把子”,刀刃指向哪边,事关重大,是决定性的问题。能力再强,如果没有忠诚,枪口朝错了方向,杀伤力更大。许显辉厅长在省厅机关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培训班上的专题辅导报告中指出:新时代的政治建警,就是要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讲政治的要求贯穿于全部公安工作之中,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警,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公安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简而言之,就是要把筑牢忠诚警魂作为政治建警的核心。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民警头脑,抓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抓严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常党员“政治体检”、抓细队伍日常管理,引导民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的高度自觉,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矢志不渝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确保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全面领导。

二、坚持把用人导向作为治警、管警的关键。用人导向是最根本的导向,决定着一个单位的风气、一个队伍的正气。古人云:“所任者得其人,则国家治、上下和、群臣亲、百姓附;所任者非其人,则国家危、上下乘、群臣怨、百姓乱。”用人导向正了,风才能清、气才能正,人心就顺;用人导向不正,则会涣散党心、冷了人心,污浊政治生态的源头。从衡阳“409”案不难看出,一个地方政治生态堪忧,总能从选人用人上找到问题;选人用人风气不正,也会投射到政治生态上来。全面从严治警、管警,重要的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不断清除影响政治生态的污染源,需要持之以恒从严从实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把“制度力量”转化为“实践力量”,努力实现干部清正、党委清廉、政治清明。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则必须把好动议提名关、考察考核关、程序步骤关,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不让买官卖官者得逞,不让脚踏实地的好干部吃亏。

三、坚持把人的发展作为职业追求的根本。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让个人得到充分的发展,人人都有发展的机会。这个理念也必须贯彻到政治建警中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中国警察学会公安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许新源曾在接受《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过:“就警察而言,他首先是一个公民,其次才是一名警察。”这里首先肯定的是公安民警“自然人”的属性,其次才是其职业属性、社会属性。承认公安民警“自然人”属性,才能正确理解公安民警在物质、安全、社会生存和生活、人格尊重、自我实现等方面基于“人”性的基本需求。新时代,面对公安民警思想多元化、多样化等特点,在政治建警过程中,既要注重公安民警作为警队一分子,其在惩治犯罪、维稳保安、服务人民等方面的社会价值实现,也要关注民警在生存、生活和自身成长、成才方面的发展期望。要正确看待新形势下民警的个性差异。在日常教育中,防止和克服把民警个性当特点、把合理追求当不务正业、把实现自身价值当动机不纯、把敢于发表意见当“刺头”的种种错误认识,要以辩证的思维、全新的视角、时代的标准、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新形势下民警的个性特征,从内心深处尊重每一名民警、平等地对待每一名民警。尤其是作为教育者的领导干部,不能将与自己有不同意见的看成是不服从指挥,把办事讲效率、厌烦无效劳动看成是吃苦精神差,把竞争意识强看成是爱表现,要克服习惯性思维定势,用新眼光看人,正确地审视蕴藏在民警身上的长短利弊,要善于发现每一名民警身上所蕴含的时代特征和长处,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民警正确面对生活、工作中的荣誉与挫折,树立科学、理性、平和、全面的价值观,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有机结合。

四、坚持把好的传统作为凝聚警心的法宝。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最大的优势。在以往的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一些好的传统做法,如公安民警队伍状况定期分析研判、谈心谈话、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和家庭联系走访等,这些方法的运用,在准确掌握民警思想脉搏,找准与民警沟通的切入点,针对其个性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凝聚警心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们相继开展的退休民警荣退仪式、升旗仪式、新警入警宣誓仪式、授奖授勋仪式、重阳节座谈会、家属座谈会等,都是对优良传统的传承,在民警中反响也很好,让大家重新找回了警队归属感,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同时也充分证明了好的传统在新时代依然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但是传承并不意味着单纯地因循守旧,可以结合新时代的特点加以创新。如在坚持传统的家访制度基础上,我们可以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点,采取组建“警属微信群”“警属QQ群”等方式来弥补家访时间有限、地域限制等不足,切实加强与家属们的动态沟通联系,及时掌握民警八小时外的情况,听取家属的意见建议。只要用心,好的传统就必然会成为我们凝聚警心的法宝。

五、坚持把警营文化作为最持久的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文化是最持久的软实力。文化这个东西,像一个人读书一样的,不是一天就读到本科的,是先读幼儿园,再读小学,再读初中,再读高中,再读大学本科,需要潜移默化。近年来,衡阳公安在警营文化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如高标准建设了“民警书屋”、民警健康小屋、心理服务中心、警营文化长廊、警体训练馆等,在各县市区公安局建设了一批党建示范室、基层文化示范点,组织开展了首届“雁城警星”颁奖典礼、“卫士之光--百日竞赛总结表彰暨民警退休新警宣誓仪式”、“警心灿烂耀雁城”歌咏比赛暨“七一”表彰、12.26警队传统教育日等。通过这一系列大型公安文化活动的开展,既向社会各界充分展示了衡阳公安的良好精神风貌,更有效地提振了士气、鼓舞了斗志,提升警队整体战斗力。

六、坚持把奖惩激励作为激发活力的有效手段。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近年来,衡阳公安先后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匡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特优民警李晖,公安部二级英模吉湘林、李江,全国优秀民警张广琳、肖红雷、王敏,全国妇儿维权工作先进个人刘亚君,2017年度CCTV中国(湖南)法治人物黄均、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网技支队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人物和先进集体,他们的事迹宣传推介后,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影响,也激发了全局民警创先争优的意识,形成了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这些都充分说明励警机制是加强政治建警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包括物质激励、荣誉激励、政治激励、典型激励等多个方面。物质激励,就是要从关心公安民警的切身利益出发,满足公安民警生存和生活的物质需求,从而进一步激发公安民警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如完善公安民警工资和福利待遇等制度,提高公安民警的工资标准,落实值勤补贴和节假日加班补助,强制公安民警休假体检,保障公安民警合法休息权等。荣誉激励,主要是指通过表扬、奖励、经验推介等方式,肯定公安民警所取得成绩,增强公安民警的自信心,满足公安民警自我实现的需要,激励和鞭策公安民警继续保持和发扬成绩,进而实现完善自我的目标。如对表现突出的公安民警授予某项荣誉称号,设置荣誉墙或光荣榜,颁发荣誉证书或嘉奖令,举行入警宣誓和警衔职务晋升、表彰奖励以及退休仪式等。政治激励,就是通过提升公安民警的职务、职级、职称等,来激发公安民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虽然公安机关存在着“僧多粥少”的晋升困难,但仍然不能否认,政治激励对公安民警尤其是青年民警的激励作用。典型激励,就是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公安民警队伍中涌现出来的各方面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及时加以宣传,为公安民警树立学习的榜样,并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公安民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