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04-22 来源: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持续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经信系统共同努力,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科学统筹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规模工业经济运行延续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一、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1.运行速度逐月提升。3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长6.5%,比上月快0.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一季度,规模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6.5%,比上月快0.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
2.工业用电有所好转。3月,全市工业用电量5.6亿度,同比下降4.6%,比上月收窄10.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6.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比上月前进2位;一季度,全市累计工业用电量17.1亿度,同比下降5.1%,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4.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比上月前进1位。
3、园区占比不断提升。一季度,全市省级以上园区规模工业累计增加值增速为7.0%,累计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61.4%,比上个月提高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
二、主要因素分析
全市规模工业一季度的主要增长点为新增规模工业企业因素。2015年153户新增规模企业今年一季度累计完成产值25.1亿元,增长138.1%,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2.8个百分点,确保了全市规模工业向好运行。
1.从行政区域看,按一季度累计规模工业增加值速度排序,规模工业主要增长点为松木、白沙、衡东、衡南、雁峰、常宁、珠晖、蒸湘,其他各市直园区、县市区均慢于全市平均水平。衡阳、祁东、耒阳累计增速分列全市后三位。其中,衡阳县建材、矿石开采加工等主要行业由于受到产品价格、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生产出现了较大的滑坡,累计增加值增速比上月回落了3.2个百分点;祁东县由于铁矿等重点传统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新建设的项目还未投产形成生产能力,缺少新的经济增长点,累计增速比上月回落了0.5个百分点;耒阳市受煤炭、火力发电二大重点行业生产大幅下滑影响,累计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
2.从重点行业看,一季度,全市12个重点行业中,新增规模企业南岳生物拉动医药行业增长30.0%;食品行业新增49户规模企业同比增长80.1%,拉动食品行业增长19.9%;轻工、机械2个行业总产值增速也保持较快增长,分别为9.6%、4.0%。这四个行业总产值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合计拉动全市总产值增速5.2个百分点。另外,受宏观环境偏紧、市场需求疲软、原材料及产品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煤炭、冶金、电力、纺织、有色、化工、电子和建材8个行业总产值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这8个行业合计影响全市总产值增速2.9个百分点。
3.从重点企业看,一季度,帝斯曼、风顺车桥、乐福地、合力叉车、富士康、机油泵等一批重点企业累计总产值保持较快增长。但50户重点调度企业累计产值增速合计下降1.3%。部分重点企业出现了不同程度负增长。
当前,在复杂的形势下,工业经济呈现出平稳开局、有序向上的发展态势,主要是得益于新一届市委的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积极应对,迎难而上。
一是领导重视,发展氛围浓厚。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非常重视工业,周农书记上任伊始先看工业,密集调研重点工业企业、重点工业园区,并作出了“要切实增强加快工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真正做到全力以赴谋工业,全心全意抓工业,衡阳工业要朝着全省第二的目标奋进”的战略部署。海兵市长也亲力亲为,大手笔研究出台政策,推动园区建设和工业行业领军企业加快发展。二是科学谋划,明确发展重点。全市始终坚持兴工强市理念,始终坚持新型工业化第一推动力不动摇,把规划、项目、投资摆在突出位置,将“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互联网+”等国家战略融入我市工业发展规划,重点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大项目、好项目,搭建融资平台,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扩大工业投资,为全市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新动能。三是盯紧目标,层层传导压力。年初群策副书记、正兴副市长组织召开了全市推新大会,牢牢盯住工业发展目标不放松,明确了县市区、市直各部门、园区任务,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层层传导发展压力。按照会议安排,我们在全市实行了预调度制度,每个月预先调度清楚全市955户规模工业企业当月的生产经营情况,主动防范和化解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四是靠前服务,解决企业难题。四大家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企业服务工作,多次调度服务企业,召开调度会,现场办公,积极为企业、项目排忧解难。各级各部门也经常深入企业和项目建设一线,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帮助企业尽快复工复产;收集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限期交办,切实为企业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帮助企业走出了困境,实现了较快发展。
三、下一步主要措施
当前,全国工业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结构调整阵痛仍在持续,下行压力不容忽视。但是,从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季度数据来看,在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综合作用下,国民经济开局良好,一些主要指标出现积极变化,稳中有进态势持续。下一步,经信系统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总体思路,瞄准全年目标,瞄准全省第二的位置,加快培育发展的新动能,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确保工业经济运行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一)确保工业加速运行。一是狠抓年度目标。我市工业战线要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年度目标,坚决把“稳中有进”作为当前的一项首要任务来抓。二是强化运行调度。进一步加强对工业的运行监测调度工作,在一季度的基础上,继续加强预调度工作,提高准确率,预见性;研究出台措施,新建50户重点企业调度体系,实现重点企业在全市工业经济运行中的引领、带动作用,确保工业经济保持中高速运行。三是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加强与电力、财税、交通等部门协调,加强对用电量、实缴增值税、货物运输量等指标的监测分析,准确判断工业发展趋势,认真研究应对措施,真正形成上下联动、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促进各项指标齐头并进。
(二)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力争今年全市重大工业项目开工超过130个,千方百计力促五矿金铜、金杯电工高性能铝合金电缆等60个项目尽早竣工投产,为全市工业经济培育一批新的增长点。二是重点帮扶市直二区一园、各县市区做好当前的竣工投产企业的新增规模企业工作,对新建新投产企业,安排专人,实施一对一服务,投产一家,上报国家统计局一家。三是支持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引导镭目科技、华意机械、建衡实业等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加快发展速度成长壮大为骨干企业,以数量优势来弥补重点企业发展的不足。
(三)加快园区发展。完善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考核办法,引导园区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的同时,牢牢把握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目标。对发展速度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低于当地县市区发展水平的工业园区实行定期通报。重点帮助综保区、衡山科学城尽快实现规模企业的突破,将促进园区企业发展、打造园区升级版落到实处。
(四)精准服务企业。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省、市已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特别是抓好《关于推进衡阳市工业经济“稳增长、促转型”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落实,将企业应该享受的优惠政策落实到位。二是健全服务机制。继续实施领导联系产业联系企业帮扶制度。对目前确定的29户重点企业,与总工会联系,明确一名市级领导挂点,各县市区重点企业也都要明确一名县级领导挂点联系,针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三是降低企业成本。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办事程序,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企业价费税负担,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清理工作,让企业轻装上阵。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推行“助保贷”业务,加大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风险补偿,支持企业直接上市融资,全力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