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09-06 来源:市工信局
朱锡君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现代企业家的培训培养工作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对现代企业家的培养十分重视
企业家是现代生产要素的核心,是活的生产要素,正是企业家的努力才使得其他要素被组织起来形成产品、服务造福人类。加快建设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现代企业家队伍,对于充分调动衡阳广大企业家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加快我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我市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5%,创造了全市近60%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贡献了全市50%以上的税收,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我市对现代企业家的培养向来十分重视,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现代企业家的培养。
二、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现代企业家培养
(一)着力提升现代企业家整体素质
1、开展中小企业领军人才培训。近年来,我市连续组织了200余名民营企业家到北大“湖南省民营及中小企业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清华“湖南省重点民营及中小企业家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及人民大学“湖南省高级职业经理人研修班”等培训学习,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继续教育和综合素质提升工作,培育了一批长于管理、善于经营的经营型高级管理人才。2018年我市工信局获评湖南省中小企业领军人才培训先进组织单位,我市美蓓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青华等学员获评优秀班干部及优秀学员。
2、开展现代企业家素质提升活动。每年组织我市近百家企业参加省工信厅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系列培训涵盖管理升级、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信用担保、中小企业融资创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智能制造+互联网等培训主题,进一步帮助企业家提升了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精细化管理与精准生产、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等水平。此外,近几年先后组织企业参加中小企业家领导力提升讲座、中小企业管理咨询巡诊、“腾飞杯”管理升级竞赛、“中小企业+互联网”专项行动、“精准服务进园区”等一系列活动,培训人员3000余名,帮助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有力地促进了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3、开展企业家公益服务培训活动。近年来,依托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公益培训服务,先后组织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战略合作服务机构开展了“数字化时代,中小企业向何处去”公益讲座、“HR沙龙”之赢在职场公益讲座、“精益管理之精益运营系统”、“中小微企业融资政策、融资风险控制讲座班”等公益服务活动近200次,惠及企业近两万余家。
(二)努力树立现代企业家学习典范
为进一步营造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民营发展的良好环境,激发和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市大力宣传非公经济成就,树立现代企业家学习典范,以点带面,带动全市民营企业家的进步。积极推荐我市非公经济人士参评第六届“湖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在我市的大力推荐下,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衡山县佳诚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南宏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获第六届“湖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先进单位”称号,胡家达、何忠诚、何朝晖等7人获第六届“湖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先进个人”称号。通过对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和宣传,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树立企业家学习典范,形成现代企业家培养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深度密切政企关系
1、大量开展调研等活动。一是常态化开展民营企业走访等调研活动,不定期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加强与民营企业的联系,发挥工商联等人民团体和协会商会在企业与政府沟通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及时回应和解决民营企业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提升对民营企业的服务水平。二是召开有关行业协会专题调研。如2018年,我们开展了全市工业物流发展情况的调研,深入市直“两区一园一城”、钢管产业园、雁城物流等物流企业(物流园)、特变电工衡变公司等重点工业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召开了由市物流协会相关负责人以及20家代表性物流企业、工业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重点针对工业与物流业相融合,物流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摸底,听取了意见,形成了调研报告。市委市政府已经出台了《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争当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领头雁”推动衡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招商引资“黄金三十条”“人才雁阵行动计划”等系列政策,通过打造最强执行力,为我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政策支撑。组织开展中小企业深度调研、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调研等,召开宣讲会、座谈会、报告会、专题培训等形式,认真组织非公经济人士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举办民营企业座谈会,倾听企业呼声,推动解决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举办“清明异地衡阳商会垦亲会”,邀请在外衡商回乡同叙乡情乡谊、共商发展大计。
2、持续营造良好环境。试点开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落实153项“最多跑一次”清单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加速推进,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把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作为民心工程、惠民工程来抓,加强12315 “四个平台”规范化建设,大力推进“一会两站”和12315“五进”工程。维护企业权益,坚决保障企业平等地位。开展了公用企业垄断行为专项整治工作,规范了企业经营行为,解决了一些不正当竞争的问题,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注重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设5起专题培训班,先后为300余家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就专利基础、挖掘及技术交底书等进行培训,提高了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和管理能力。推荐11家民营企业向省局申报国外申请专利和专利权质押融资评估费补贴项目,还推荐10家民营企业申报省局2019年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项目。
3、发挥非公领导小组作用。充分发挥市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服务作用,努力当好政府联系、管理民营企业的桥梁和助手,召开非公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牵头做好相关部门的综合协调与沟通,加强与民营企业的联系,组织各成员单位积极调研走访民营企业,主动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排忧解难。如:市委组织部赴衡山科学城调研,并与园区和部分企业负责人座谈,了解企业在引进人才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指导企业用好用足政策,补齐人才短板;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在市金融信用信息服务中心、衡山科学城等召开座谈会,与小微企业面对面沟通、交流,征求企业在金融服务中存在问题,困难、要求,建议;常宁市委市政府在水口山工业园区召开座谈会,对沿江锌业、志辉冶化、诚创鑫科技等企业在搬迁过程中存在的金融服务、资产抵押、贷款利率等问题进行了现场政策解读;市工商联机关全体人员和兼职副主席、副会长在各县市区开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走访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
4、开展“精准帮扶年”行动。组织各县市区、市非公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开展民营企业“精准帮扶年”行动,各单位成立了民营企业“精准帮扶年”行动领导小组。根据省非公办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衡阳市民营企业“精准帮扶年”行动方案》,并下发至各县市区、市非公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市非公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也根据方案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本单位的具体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动员本地、本系统、本单位力量,共同为全市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问题。积极调研走访民营企业,主动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排忧解难。
(四)积极引导现代企业家转型升级
采取措施引导现代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促进企业和企业家转型升级,树立现代企业发展标杆和典型。
1、引导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一是培育种子企业。面向全市选择一批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产品竞争力强、具有区域经济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中小企业列入市种子企业培育计划。通过培育,提升种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示范带动作用。2018年认定市级种子企业58家。二是打造小巨人企业。重点围绕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积极挖掘和培育了一批基本面较好、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推荐申报湖南省“小巨人”企业。其中,2017年衡阳市建衡实业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2018年衡阳镭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19家企业被成功认定为湖南省“小巨人”企业,小巨人企业累计达33家。目前正在积极组织申报2019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是培育隐形冠军。积极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高的“隐形冠军”。2019年,衡阳市金则利特种合金股份有限公司荣获“中国造隐形冠军”称号。
2、举办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根据工信部和省工信厅的安排,我市今年继续举办2019年“创客中国”湖南省(衡阳赛区)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我市共发动430家企业报名参赛,报名数超全省总数1/4,超过长沙位列全省第一。并指导16个县市区、园区全部举办“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现场初赛,初赛举办率100%,排名全省第一。通过大赛,全市服务机构与参赛企业达成服务对接29项,各银行机构与参赛企业达成合作意向79830万元。此次比赛为我市创新创业树立了标杆、打造了典型,营造了“双创”的浓厚氛围。
3、组织开展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对标工作。根据省工信厅《关于组织开展2019年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对标工作的通知》要求,我们重点组织指导省小巨人企业、市种子企业、拟申报小巨人/种子企业的后备企业、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共139家开展管理创新对标工作。通过开展对标工作,让企业精准找到自身在管理创新、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帮助企业家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企业是市场的重要主体,企业家是一个企业的统帅和灵魂。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我市现代企业家的培训培养,建立一支优秀的现代企业家队伍,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为衡阳市建设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最美地级市提供助推力。作为工业企业发展的主管部门,我局将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强服务,努力加强现代企业家的培养,促使我市工业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感谢你对现代企业家培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19年8月30日
责任领导:张兴二 承 办 人:伍萍
联系电话:8857006
抄送:市政府办,市政协提案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