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8-09-29 来源:市经信委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我市工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产业项目建设年”的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开展精准帮扶企业和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呈现总体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1.工业运行平稳发展。上半年,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累计增长14.0%;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4%,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六位,较一季度前进一位,在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四市中,增速排名第一;上半年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长7.4%,较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五位。
2.重点行业企业增长平稳。从行业大类看,上半年,全市12个行业中,冶金、煤炭、化工、建材、有色、食品、轻工、机械等8个行业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速均达到两位数,其中,冶金、化工、煤炭达到42.8%、24.8%、22.2%。8大支柱行业增加值总量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总量达64%。从重点企业看,上半年全市50户重点工业企业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262.9亿元,同比增长14.4%,高于全市0.4个百分点。
3.园区集聚效应增强。上半年,全市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含省级工业集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1.5%,较一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全市工业园区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3.3%;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29亿元,新建成面积2.3平方公里,完成标准厂房建设面积21.6万平方米;园区规模工业企业数量从去年同期的481家增加到585家,同比增长21.6%,园区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
4.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上半年,全市120个重点工业项目已开工113个,开工率为94.2%,已完成投资108.2亿元,占年计划的50.8%。其中:比亚迪(衡阳)轨道交通智能制造产业园土地平整已基本完成,开始前期管道铺设和施工便道的修建工作,轨道梁厂、道岔厂预计9月份可实现向全国供货。特变电工智能电网产业园一期468亩土地已完成拆迁,已具备开工条件。建滔电子信息产业园规划的9个子项目,开工建设5个,环氧氯丙烷项目预计10月份投产。水口山铜铅锌项目正在建设地基及地下建筑,力争18个月内锌项目率先竣工投产。
二、主要工作措施
(1)企业减负工作推进情况
1.深入推进简政放权。着力深化“两集中、两整合、两公开”改革。全市具有行政许可权力的部门都设立行政审批服务科,所有行政审批职能向行政审批服务科集中,所有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目前,全市共有5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全市共清理出涉审中介服务事项、收费标准94项,服务机构89个,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事项58项、政府性基金9项、服务性收费(价格)32项,通过市政府审定下发并对社会公布。同时,加强对涉审中介监管,积极推进中介机构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促进中介机构规范健康发展。
2.着力落实清费减负,降低企业综合成本。一是督促落实国、省各项清费减负政策。今年取消和暂停征收及降标的收费项目,预计每年减轻企业负担1.2亿元左右。二是切实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有效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等支出成本。2017年以来,针对全市用电需求量较大的193户工业企业,实行先用电后付费和市场化交易措施。今年1-6月,为企业节约电费支出4228万元。同时,贯彻落实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缓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稳岗补贴等政策,进一步加大企业养老保险费率过渡试点力度。降低企业养老保险单位缴费费率1%,为企业减负4.01亿元。
(2)企业精准帮扶推进情况
1.加快对接落实各项政策。主动对接国、省政策,为企业争取政策和资金。今年,成功申报2018年工业品牌培育试点企业3家,申报1个国家绿色工厂和1个湖南绿色工厂,申报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3家。立足企业长远发展,制定了《关于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实施意见》、《关于支持工业重点产业链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意见》、《市直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
2.深入开展“一企一策”帮扶。出台了市领导挂点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制度,全市37名厅级领导干部分别联系53户重点工业企业,联点领导和60多个市直部门积极为企业、项目排忧解难。上半年,53户企业反映的85个问题,已解决52个,其余正在加紧办理。同时,全面落实问题交办督办制度,确保领导集中、力量集中、措施集中、要素集中,切实帮助企业解难题、度难关。5至6月份,重点调度了市委书记郑建新走访重点工业企业交办事项落实情况,推动有关部门落实到位、跟踪到位。
3.积极服务中小企业发展。利用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培养和壮大了一批省、市级核心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电子商务、融资担保、法律、财务、知识产权、项目咨询、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八大专业服务。上半年,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注册企业4221家、注册服务机构532家、组织活动473次。
4.全面支持企业融资贷款。作为全省首家,市金融信用信息服务中心运营一年多时间,搭建的平台注册企业10549家,撮合间接融资711笔,金额近150亿元。积极推进“互联网+贷款”服务。依靠中心搭建平台,引导银行的金融产品信息和企业的信贷需求信息实现互融互通,目前,平台已汇集30家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衡南农商银行,对湖南机油泵、衡阳金奥电器等17家诚信企业发放信用贷款4880万元,轻松实现了“信易批”。
三、下阶段打算和措施
下阶段,我们将继续强化企业服务,积极帮助企业减轻负担。一是主动对接国、省工业发展各项政策,尽快出台《关于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实施意见》、《关于支持工业重点产业链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文件。二是深入开展“一企一策”帮扶。实行问题交办督办制度,确保领导集中、力量集中、措施集中、要素集中,切实帮助企业解难题、度难关。三是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以市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为抓手,培养和壮大一批省级、市级中小企业核心服务机构,精准开展各项服务活动,帮助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四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加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建设,精简项目审批手续,开通承接产业转移项目“绿色通道”,充分利用闲置土地,为项目腾出落地空间,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感谢您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18年 7 月 25 日
责任领导:万克俭 承 办 人:彭月明
联系电话:8857958
公开情况:公开
抄送:市政府办,市政协提案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