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8-09-29 来源:市经信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打造“健康谷”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健康产业是一种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健康产业涉及医药用品、保健食品、保健用品、绿色食品、绿色环保产品、体育健身用品、体育健身场所、医疗康复机构以及与人们身心健康息息相关的各个生产和服务行业。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健康产品的总需求急剧增加。以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为先导,涵盖医疗卫生、营养保健、健身休闲等健康服务功能的健康产业成为21世纪引导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产业。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健康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5%。近十年来,我国健康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健康产业也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特别是保健品行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新兴动力。
我市在健康产业上因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健康产业尤其医药产业占全市工业经济比重较低。据统计,2017年我市共有医药规模以上生产企业17户,实现总产值46.3亿元,同比增长18.5%;实现销售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19.6%。
一、重视产业发展
通过多年的发展,我市健康产业在技术研发、标准研制、应用示范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核心技术和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等问题。下步我市将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高度认识加快健康产业的重要意义,邀请专家来我市进行讲座、实地考查,规划设计选址,按照“产业高端、特色突出、国内引领”的定位,以健康产业为主导,以“生物制药、医疗保健品、医疗器械、健康保健”等为重点,建设衡阳“健康谷”。注重健康产业有序发展,把促进技术研发、产业发展和应用之间更好地结合起来,制定并出台扶持健康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和措施,着力扶持我市健康产业发展。
二、建设衡阳“健康谷”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健康产业发展,积极打造衡阳“健康谷”。 分别与中国人寿、中实集团、泰尔科技、北大未名、湘雅集团、修正药业等企业集团进行衔接洽谈,引入国际著名医疗机构、移动互联网医疗体系等新技术、新方法,创建国内一流的健康产业基地。目前,我市已初步与中核宝原控股、南华大学达成合作打造衡阳“健康谷”协议。衡阳市“健康谷”项目初步选址位于二环南路以南,湘桂铁路以北,蒸湘路以东,蒸阳路以西。总用地约3100亩,建成区土地面积1150亩,可利用土地面积约1085.7亩,公园绿地土地面积约800亩。主要建议内容有:
(1)康养小镇。整合中心医院新院周边土地(约1000亩),建设康养特色小镇;并充分利用各方优势开展保健、养老(服务、地产)、疗养、大数据、医疗服务(慢性病管理)、精神服务(文体、教育)等业务,初期利用衡阳市优良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在特殊区域,特殊地段打造旅游、疗养、康养住宅等项目。
(2)质子治疗中心。建设运营质子治疗中心,在2年内完成建设及运营资质手续审批,审批后3年内完成质子治疗中心建设并投入运营。
(3)肿瘤专科医院。投资设立肿瘤医院,整合衡阳市和南华大学所属的所有公立医院的肿瘤科(肿瘤治疗中心),入股到新的肿瘤医院。打造中国中南部具有突出核特色的大型肿瘤专科医院。
(4)健康大数据中心。设立大数据中心,结合建立市、县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和信息共享,实现医联体内诊疗信息互联互通:一是做好健康数据的采集、存储、交换和集成共享;二是完善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库;三是开展健康医疗行业治理、健康医疗临床和科研、公共卫生等方向的大数据应用研究;四是开展健康医疗大数据人才培养、技术交流和产业合作等;五是形成成熟的可复制模式进行推广。
(5)高端医疗制造。通过收购、并购、新建等方式,打造质子治疗舱等质子治疗关键装备的生产基地、质子产业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基地等;发展与核技术相关的医疗装备制造产业,生产制造直线加速器、PET-CT、核磁共振等放射诊断、治疗设备;发展医疗器械制造产业和智慧医疗、高端精准医疗产业。
(6)金融服务。设立专项产业基金与创业孵化器,一是充分发挥发起人股东和管理团队的产业运营管理能力、产业资源支撑和丰富的投资并购经验,推动大健康产业的细分子行业整合,促进集团内部资源流动,提升集团整体价值;二是促进与集团业务相关技术的实际应用与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以中核宝原控股、南华大学衡阳“健康谷”项目为重点,采用科创基金、技改基金、品牌基金、银行融资、上市融资等多种形式,引进一批具有发展前景的健康产业,发展壮大我市健康产业,切实打造衡阳“健康谷”。
2018年7月17日
责任领导:万克俭 承办人:朱志毅
联系电话:8836823
公开情况:公开
抄送:市政府办、市政协提案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