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8-09-29 来源:市经信委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我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中小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扩大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增加财政收入、吸纳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我市中小非公企业数量占了企业总数的99%以上,对我市GDP贡献占60%,税收贡献率为50%以上,解决就业人口80%以上,完成80%以上的技术创新。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促进经济发展,扩大社会就业、维护大局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265592户,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4.8%。其中,内资企业55184户,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5.1%;外资企业429户,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9%;个体209979户,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4.7%。今年上半年,中小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723.8亿元,同比增长6.9% ;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823.8亿元,同比增长7.2%;非公经济实缴税金61.2亿元,同比增长4.2%。
二、促进我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的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减轻企业负担
近年来,我市大力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搭建服务平台为宗旨,认真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在政务公开、审批收费、服务效能等发展环境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建立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制度体系。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若干意见》、《首查先行责令改正制度》、《同城一家检查制度》、《损害经济发展环境黄牌警告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开展“发展环境优化年”活动,将优化发展环境工作列入全市政府绩效评估和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内容。
二是营造良好的企业经营发展环境。市委市政府连续多年组织开展全市“企业服务年”活动,坚持实行领导联系产业、部门联系企业的帮扶制度,实行问责制与一票否决制,认真解决企业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市还精简审批事项,逐项清理并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建立了涉企检查登记备案、“企业宁静日”等制度,使一大批企业及项目加快了发展和建设速度。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影响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和典型案件进行公开曝光查处,在全社会形成主动为中小企业非公经济提供优质服务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国、省一系列政策措施。制定了《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加快实施创新引领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市的意见》《衡阳市支持众创空间发展实施细则》等,安排了2000万元市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我市中小企业进行资金扶持,积极培育种子企业和小巨人企业,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加大了科技创新项目引导力度,设立了科技重大专项与重点研发项目,重点支持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加大宣传力度,连续两年开展了“中小微企业日”宣传活动,全市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力度空前,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有力地促进了我市中小微企业和非公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多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为帮助中小微企业破解融资难题,我委与市金融办等单位共同推动企业新三板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一是深入推进产融合作。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搭建银企对接产融合作平台,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助推湖南制造强省建设,我们筛选汇总了一批有融资需求的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建立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融资信息需求清单,形成融资需求情况表,及时推荐给银行、产业基金和股权投资机构。二是积极搭建融资平台。组织我市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融资超市等发布融资需求,对接金融机构服务产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三是推进科技金融结合。为支持科技企业融资,2016年,我市组建了衡阳市农业和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有效解决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有效抵押物缺乏、融资信用不足等难题。
(四)加强培训提高中小企业管理水平
近年来,我委连续组织了200余名民营企业家到北大“湖南省民营及中小企业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清华“湖南省重点民营及中小企业家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及人民大学“湖南省高级职业经理人研修班”等培训学习。此外,我们每年还会组织企业管理者免费参加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开展中小企业管理咨询巡诊、“腾飞杯”管理升级竞赛、“中小企业+互联网”专项行动、“精准服务进园区”等一系列活动,先后培训人员3000余名,帮助中小微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五)积极为中小企业开展各项服务
1、搭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了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我市专门成立了衡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组建了衡阳市中小企业服务联盟,培育了20家湖南省中小企业核心服务机构,共同为我市中小企业提供电子商务、融资担保、法律、财务等多项专业服务。同时,指导各县市区中小企业实体窗口服务平台和产业窗口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了省、市、县、产业平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目前我市已建成常宁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盐卤化工、输变电等两个产业平台,今年还将建成衡南县、石鼓区、蒸湘区等三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实体平台窗口。通过这些平台的建立,低收费、高质量的服务,很好地满足了我市中小企业各项服务需求。
2、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市场。为促进我市中小企业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合作,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快我市中小企业“走出去”步伐,每年组织优秀企业参加中博会、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等。迄今为止,中博会已举办14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已举办10届,历年来我市参展企业超过50家,参展企业展品超200种,每年签订意向合同数千万元,很好地展示了“衡阳制造”的形象,成为了衡阳市企业对外宣传的一张张美丽的名片。
3、大力开展创新创业。一是积极培育创业创新基地。我市共培育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二十余家,创业辅导师23人,拥有厂房面积1000多万平方米,入驻中小企业近800户,孵化企业近200户,吸纳3万余名劳动力就业。其中,三叶、新衡泵、新建湘等6家中小企业创业基地被认定为“湖南省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湘梦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三叶中小企业创业基地被评为“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活动。为弘扬创新创业文化,提升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水平,历年来,我市先后开展了衡阳市创业之星评选活动、“创富大赛”活动、“创客中国”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在全市范围内营造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涌现了一批创新创业能手,挖掘出了一批创新创业的典型事例,对我市激发全民创新创业的热情,打造创业之城,推进富民强市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4、推动中小企业“上云”。为加快中小企业“上云”步伐,降低信息化成本,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省经信委将中小企业“上云”工作作为今年服务中小企业的头号工程,今年全省将推动1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我市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今年也将完成8000家中小企业“上云”任务。目前正在抓紧调度、督促,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六)督促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
为弥补创新发展短板、激发创新活力与动力,2017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湖南省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行动计划(2017-2020年)》,2018年1月,省科技厅等五部门联合下发了《湖南省支持企业研发财政奖补办法》。我市积极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引导全社会进一步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提升创新供给能力,推动企业普遍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让企业有计划、持续地增加研发投入,进一步增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政策支持和扶持力度。
(七)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
为大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今年4月份,市委市政府下发了《衡阳市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日前,我市又正式出台了《衡阳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实施办法(试行)》等六大吸引人才的实施细则,对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及优秀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制定了明确的申报、认定、奖励或补贴、后期管理办法。这些办法的出台,将为我市加快建设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下阶段工作计划
(一)营造公平有序竞争环境,激活中小企业发展活力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发挥市非公经济领导小组作用,组织非公经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积极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促进中小企业、非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大力培育创新主体
一是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向高新技术企业倾斜,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省科技项目和获取银行信贷,优先安排市科技项目。二是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有利于提升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攻克制约产业发展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实施技术合作,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三是加强企业研发平台建设。积极支持和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创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开发机构。四是实施专利、品牌、标准三大战略。积极扶持企业申报专利、注册商标、登记版权和取得行业技术标准的制标权。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保持重点行业和优势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围绕输变电、钢管及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等优势产业,以超高压变压器、核电站用钢管、高压共轨控制系统等系列产品为发展重点,加强高新技术研发、引进、消化、吸收,加速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步伐,打造出2-3个国内领先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四)引导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精心培育一批小巨人企业、种子企业,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发展,抓好中小企业的调度监测、协调和服务,争取获得国、省、市的政策、资金扶持。
(五)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对接中小企业服务需求
树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品牌,以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为抓手,整合中小企业服务资源,培养和壮大一批省级、市级中小企业核心服务机构,引导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对接中小企业需求,精准开展各项服务活动。指导衡阳市盐卤化工和输变电两个产业窗口服务平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产业窗口服务平台功能,加强对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的专业化服务,指导衡南县、石鼓区、蒸湘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实体平台窗口建设,夯实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六)指导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培育创业创新主体
加强对创业基地指导力度,完善落实创业政策,引导现有创业基地提质改造,改善创业环境,优化创业服务。发挥国家级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培育一批省级中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和市级中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充分发挥创业基地孵化器作用,进一步促使我市创业基地健康快速发展。
(七)加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发挥企业和银行间的融资桥梁作用,解决企业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问题,帮助中小微企业破解融资难题。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与市金融办等单位共同推动企业新三板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开辟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感谢你们对中小企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18年7月23日
责任领导:彭振霖 承 办 人:周玉兰
联系电话:8857006
公开情况:公开
抄送:市政府办,市政协提案委